通道是埋在三十米、甚至更深的地方呢?



毕竟,始皇陵地宫确实是存在于深陷三十米以上的地底之下,而已经发现的东西两条通道却只在地下十米左右的位置处,那古代的工匠们,是如何进入地宫去修建它的?



这些问题在历史界当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回答,各种专家学者们穷尽想象,什么天宫地宫连为一体,本身就是一个大坑;什么始皇陵内部有阶梯分部等等。



但其实所有这一切,都有瑕疵和站不住脚的地方。



反倒是这其实看起来最简单的答案——有更深入地底的通道,却因为没有找到,而且认为古代工匠无法修建那样深入的道路,而被人们选择性的忽视了。



是的,以骊山皇陵的地形,以及皇陵表面封土的大小来看,如果真有藏在三十米以下的南北通道,那其通道坡度恐怕得有七八十度,可如果通道口是修建在很远的外面呢?那就可以把坡度放缓,也是秦时的工匠们完全能做到的事儿。



说不定真正的始皇陵,其实远比现在人们所知的骊山范围大得多……



————



这应该是自己在nk大学的最后一篇历史论文了,不用想着导师的喜好,不用想着行文的规范,不用想着一切条条框框。



回忆着游戏里的所见所闻,林书航的想象力正在无限的延展,他要将自己对历史的热情,全都注入这篇最后的论文之中!



哗啦啦的一大篇,林书航从未感觉如此下笔如神过,可等写完也都已经是中午十二点。



回过头去查看了一遍,又心血来潮的在里面添加了一些东西,诸如对始皇陵工匠的工作状态、手艺技巧等等。



加加改改直到下午两点过,最后才将这毕业论文发送到了导师邮箱。



点击发送时,林书航稍稍迟疑了半秒。



毕竟,导师刚说只有两条通道,自己却非要说是四条,这似乎有点和导师唱反调的意思,好像不太礼貌。



可回头一想导师的性格,林书航就笑了起来。



大概会一边给自己通过,一边打电话来把自己骂个狗血淋头吧。



骂就骂吧,选择了毕业而不读研,那自己就算写一篇大拍导师马屁的论文,也照样会被骂个狗血淋头的。



而现在这个,至少是自己此时此刻真实的所思所想,是他真正想写的东西,也是这么多年所学的总结。



发完论文,有种仿佛已经和大学生活告了别的感觉。



有些不舍,但也有些如释重负,毕竟不用再在旁边看着父母辛苦操劳这个家,而自己却什么忙都帮不上了,这让林书航突然感觉一阵轻松。



一晚上熬夜玩儿游戏,又写了一上午论文,现在心态放松了下来,林书航只感觉一阵阵倦意来袭。



关了电脑上了闯,拉过被子沉沉睡去。



<a href="javascript:;" onclick="showpop('/?id=8713&cid=7107457&ajax_request=1');" class="btn-addbs">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/a>(2/2)

章节目录

我的因果模拟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君莫令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莫令并收藏我的因果模拟器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