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理说任何一个村子碰到这样的喜事,那都是要对人家感恩戴德的。



而让捐赠者始料未及的是,投资2亿多元的一期项目即将竣工交付之时,当初按照常驻人口规划了别墅数量。



现在有村民却提出子女已经结婚或即将结婚,希望再分多一两套;有户口早已外迁的原村民联名写信,也希望回村分房;甚至有村民表示如果要拆旧房建二期工程,除了按计划给他们分配别墅,还得支付赔偿……



甚至于后面原本已可以交付的别墅,在3月初连续几天遭人恶意破坏。



例如十多个窗子被石头砸坏,又要重新修复。



举这么一个例子,其实只是想说明,农村人虽然淳朴善良,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。



如果杨建光高调的回村,宣布自己兜里有几千万的话,要么就要被逼着把钱拿出来分给村民,要么就要给人家指指点点,甚至是搞各种小动作。



所以为了给自己省麻烦,也为了给父母省麻烦,杨建光压根不打算太过高调的回去。



至于父母当了惠万家超市店长这件事情,那倒是无所谓,这事顶多让人家嫉妒,眼红一下。



很快,杨建光便来到了新永县汽车总站。



新永汽车总站位于新永县的东南部,在这个还没有人人有汽车,有摩托车的时代,坐公交车,变成为了新永县人民出门的主要方式。



当然,在县城里的车子叫公交车,如果是去乡下的那几趟班线的车子,就被称之为班车,



一般长得跟火车车厢一样,长长方方的铁皮盒子,



开车的人往往都是新永本地的老师傅,踩起油门来跟不要钱一样,



塞人塞得满满当当的班车,在他们手中就跟开飞机一样,在路上横冲直撞的。



往往如果有谁胆敢在路上挡他们的路,他们不仅要加大马力,冲到人家面前,还得故意拉下车窗,操着一口本地的方言对人家好一顿骂。



当然,这个年代的司机地位不低,在杨建光的记忆中,有一段时间,网上有一张图片火了,新华字典在解释冒号用法的时候,提到了“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;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;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;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。



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,但在那个年代,售货员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“铁饭碗”。



由于当年物质供应紧张,不少物品需要到供销社凭票购买,作为售货员,不仅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物资,还能享受不错的福利。



而同样的,在90年代,汽车绝对是稀罕物品,那个年代别说会开车,连见一次车都不容易。



那个时候的公交司机,货车司机都是妥妥的技术工。



哪怕是在机关单位给领导开车的司机,也都是正式编制,铁饭碗的存在。



不仅仅工资高,待遇好,甚至政府还得特地给司机发房子。



一些机灵胆大的司机,甚至还会跟加油站,跟汽修厂的人打好关系,拼命的加油修车捞回扣,赚得盆满钵满的。



杨建光走进车站找了半天,这才找到回杨村的那一趟白灰色的班车。



远远的,便看着驾驶座那边开了个窗,司机师傅叼着根烟半躺在位置上,两只脚还架在了驾驶台上,黑色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重返199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北村行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村行并收藏重返1994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