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化和义安两地,是乱民最多的地方。



孙传庭亲自移驻清化坐镇,让张煌言负责在清化抄家,让史可法负责在义安抄家。被抄家的,全是煽动叛乱的大地主,甚至没参与叛乱的地主也会被波及。



至于乱民头目,不管他们是否被蛊惑,反正全部砍了再说。



这种做法看似血腥,其实已经很温柔了,越南脱离中国数百年,不用强硬手段很容易留下祸根。



作为广南教化使,史可法甚至下令,禁绝一切喃文书籍。



抓到私藏喃文书籍的,轻则抄家,重则杀头!



这种政策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,但短期内却起到了反效果。



喃文之于越南,相当于韩文之于朝鲜,是依托于汉字的拼音文字。它受越南读书人的鄙视,甚至受到越南朝廷的打压。



但史可法下令禁绝之后,鄙视喃文的越南士子,突然就开始推崇喃文。甚至有不懂喃文的读书人,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,花钱收拢喃文书籍藏在家里。



七日之后,船队抵达巨港。



无论新加坡,还是马六甲,都不是什么合适的补给点,因为这两个地方都产粮不足。只有巨港,人口稠密,农业发达,可以提供充足补给。



巨港总督,已经走马上任。



甚至第一批移民,足足1200人,已从闽粤沿海,来到巨港分田落户。



补给完粮食和饮水,船队穿越马六甲海峡,来到阿拉干的吉大港。



这座港口,名义上属于阿拉干国,但早就租借给葡萄牙人。



而葡萄牙人,虽然建有殖民城堡,却无法进行有效统治,必须跟这里的海盗合作。



吉大港,是孟加拉湾最大的海盗窝子!



葡萄牙人经常跟海盗联手,劫掠实力较弱船队,并且由葡萄牙人负责销赃。



中国这支使节船队,有四艘属于新船。使用百年栎木打造,装备了最先进的火炮,融合东西方最先进的造船技术,排水量最大的一艘有900吨。



狡猾的葡萄牙殖民者,凶残的阿拉干海盗,远远观察一番,就变得热情好客起来。



要淡水有淡水,要粮食有粮食,只要给银子,立即给你送来。



甚至,葡萄牙人还提供特殊服务。士兵集体逛妓院,嫖资可以打八折,如果妓女数量不够,还能立即到农村去抢。



钦天院的学者,在靠岸补给之时,负责记录这里的地理和水文情况。



翰林院的学者,则登陆去城区逛游,带着翻译去领略风土人情。



军官则观察这里的城堡,制定攻打城堡的最佳计划。



随船还有商部官吏,在港口打听物价情况,打听这里的特产货物。



这就是他们沿途要做的工作,不仅仅是外交那么简单。



上了年纪,且有地位的两院学者,根本不愿出海奔波,来的全部是金陵大学研究生。



年仅十八岁的潘蔚,登岸足足逛了三天,等补给完毕才回到船舱,提笔记录道:“吉大港,阿拉干国领土,阿拉干又为东吁国附属。此港有葡萄牙城堡,港内多海盗盘踞。城中人口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