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
这等于把四平、怀德、长春、吉林、德惠、扶余、肇源、哈尔滨……诸多科尔沁蒙古的地盘,全部划归黑龙江都司直辖,生活在那里的蒙古人也被都司直接统治。



如此,就可保障从辽宁到黑龙江都司的通道,但必然激起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反抗。



卢象升说道:“陛下,直辖也分两种。一种是汉官来管理,一种是让蒙古官员管理。在草原地带,汉官恐怕难以管制,不如就交给蒙古官员。陛下划出的这些地方,可挑选有威望的蒙古人,给他们封赏官职和爵位。如此一来,整个科尔沁左翼的南方部落,那些被册封的头领为了利益,都会站在朝廷这一边。”



赵瀚拍手赞道:“妙哉!那些南方蒙古部落,不仅会站在朝廷这边,还会被北方部落视为叛徒,今后只能老实听从黑龙江都司的命令!”



陈茂生也开口说话:“等明年打完仗,册封土司和指挥使之后。从蒙古人到女真人,各部首领必须遣送子嗣到南京读书。让他们知晓中国之强大,让他们学会说汉话、穿汉服,将汉家风俗文化,一点点的影响东北各地。”



费纯说道:“册封之后的部落,可以放开贸易管制。除了兵器不能交易,粮食允许民间互市。前明一朝,动辄禁止互市,不但每次都禁不了,反而愈发激起蒙古叛乱。”



“放开贸易之后,商贾为了赚取利润,必然收购大量粮食卖去草原。”刘子仁提醒道。



费纯笑道:“只要巡检兵不烂掉,商贾卖粮就卖粮吧。巡检兵若是烂了,禁止粮食北运,反而导致商贾走私粮食更有利可图。而且,整个东北也没产多少粮,军粮还得从朝鲜、日本购买补充。”



赵瀚说道:“已经册封过的部落,可以尝试开放粮食贸易,出了问题再收紧就行了。”



户部尚书郭舜禹说:“陛下,还有一个棘手问题。今年组织的移民,最远只愿意到建州。更北边、更东边,他们就不走了。两个月前,一股移民差点闹出乱子,走到建州城东数里外,就死活不愿再上路。负责移民的官员,只能跟胡将军(胡定贵)商量,把那股移民就近安置在建州境内。”



“这个问题,确实很棘手,朕也在思考解决之法。”赵瀚感到很为难。



主要还是赵瀚治下的百姓,日子都过得太好了。除了遇到重大家庭变故,瞬间失去粮食和钱财之外,已经基本不会再饿死人,整天吃红薯也能勉强活下去。



既然在南方能过日子,为啥要移民到苦寒之地?



就算朝廷的移民政策再优渥,后世吉林省的西部和南部,也已到了移民们可以接受的极限。再继续往东和往北,抱歉,死也不去!



出了乱子,非但不敢镇压,移民官员还得哄着。



因为每一个运到东北的移民,朝廷都花费了大量银子。粗暴镇压倒是简单,事后必然被户部责难,因为伤害到户部的政绩和钱财。



赵瀚说道:“从安乐州到黑龙江都司,沿途必须有移民,以增加汉民的数量。这些地方,再次提高移民待遇。只要迁徙过去,二十年内不用缴纳赋税,每人能分得的土地也要增加。至于其他太偏远的地方,就不要迁徙良民过去了,改为迁徙囚犯强制移民。五年以上徒刑者,只要愿意做移民,不但可以赦免罪行,还能立即落户分田!”



郭舜禹拱手道:“陛下圣明!”



皇帝定下基调,今后的东北移民政策就确立了。



正常移民,最远只到赫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