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人爬上来,背靠女墙结成防御阵型。



“跟我冲!”



南褚带着叶赫部、辉发部的残兵,顺着北城墙外的狭窄地段跑,找到木梯立即往上面爬。



这些海西女真士兵,装备虽然简陋,此刻却爆发出巨大战斗力。



他们被满清长期压迫,祖上又有血海深仇。如今终于找到机会,为了复仇而战,也是为将来而战,灭了满清他们才能真正生存下来。



登上东城的大同军越来越多,高丽有些压不住了,他对亲兵喊道:“快去搬救兵!”



这亲兵好不容易跑到楞塞宜那边,楞塞宜已经被搞得头昏脑涨。



他的大哥常阿岱,才是真正的战将,而他却一直在做文官。虽然从小也练过,也跟随大军出征过,但还是第一次独立指挥战斗。



从开展到现在,楞塞宜已经表现得很好,还没出现什么大的失误。



但面对大同军的全面进攻,战场变得复杂起来,楞塞宜的指挥才能就渐渐不够用了。无数军情传来,到处都要支援,他感觉自己正在失去对战场的控制。



此时此刻,楞塞宜甚至不知道该调哪支部队去支援北边,他怒吼道:“让搬运物资的妇人顶上去!”



于是乎,三千多老弱妇孺,拿着棍棒前去北城墙增援。



这些鞑子,全是两红旗的核心,他们知道没有退路,就连妇女儿童也得拼命。



“贝子,西南面告急!”



楞塞宜已经懵了,问自己的亲兵:“哪里还有队伍可派?”



话音刚落,又有人跑来说:“贝子,南蛮子去了南城墙!”



南城墙挨着辉发河,土城墙距离河岸,同样有狭窄的陆地。此时各处打成一锅粥,南城墙虽然危险,但一样可以搭梯子攻城。



“随我去南边!”



楞塞宜只能率领亲卫支援南城墙。



事实上,鞑子几千人守城,大同军加上仆从军,也才一万多人去攻城。守城方的兵力,是完全足够的!



纯粹是楞塞宜的调度问题,一些地方,堵着太多鞑子守军,接触面就那么大,倒有一大半不知该干嘛。没有军令,他们不敢离开,又无法真正交战,只能堵在外围看热闹。



换一个善守之将,大同军的伤亡可能会翻倍。



此时此刻,大同军四面围攻,不搞围三缺一那一套。



楞塞宜还是支援得慢了,已有六百多大同士卒,牢牢将一段南城墙占据。楞塞宜的援军,加上这里的守军,拢共才八百多人,双方几乎是均等的兵力。



率部攻打南城墙的,是骑兵师的团长骆玉衡。



苏北人,武举出身,世袭将门。



这厮的兵器不是骑枪和马刀,而是祖传的一把铁锏。



其余各处战场,双方士兵都有甲胄,枪捅刀砍对杀半天也不死人。骆玉衡这里却是例外,挥舞铁锏砸过去,再好的甲胄都不顶用,这玩意儿砸出的是内伤。



城墙之上,骆玉衡仿佛锥尖,率领锥子一样的部队,不断往守军阵型里突入。



此处战场,开战最晚,战斗却最为顺利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