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。骑兵是没法追赶的,因为道路泥泞难行,只能牵着马儿走路。



“火铳兵,全部填好弹药!”



包括龙骑兵在内,都在营帐里填装弹药,用蜂蜡仔细涂抹缝隙,再用皮套子小心包裹住。



火药是妥善保存的,并没有受潮。但填进药池后,最好还是快点击发,这雨季的空气比较潮湿。



八千杆长枪,暂由近战兵帮忙拿着,等他们开完一枪再说。



辽东的骁骑兵,已经扩编为骑兵师,而且全部练习过墙式冲锋。但是,这次打仗注定没用,骑兵都得转化为步兵,泥泞的地面根本冲不起来。



双方加起来,将近九万人。



淋着淅沥沥的小雨,踩着泥水缓慢列阵。



对于八旗军而言,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战斗。一旦败北,辽东岌岌可危,因此都放下矛盾,攒足了心气儿要浴血厮杀。



列阵之后,双方没有急着进攻,而是让民夫垒筑高台。



用麻袋装满泥巴,垒个两三米即可,再借助千里镜,主帅勉强能看清战场全貌。



八旗军不但放弃弓箭,楯车也放弃了,这玩意儿在泥水里速度太慢。反正大同军的火器无法使用,那么楯车也没必要上场。



双方的棉甲都被淋湿了,重量大增,踩在泥泞中更难移动。



多尔衮要跟大同军比拼意志力,他认为八旗勇士必定获胜。这是唯一的胜利机会,大同军的火器太厉害,八旗军只能这样拼死一搏。



三个师的火铳兵,三个师的龙骑兵,此刻都小心意列阵,尽可能保持火铳平放。



将近两万支燧发枪,全都已经上药填弹,他们在雨中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。



关键一枪,抵定胜局,八旗兵必被打得毫无防备。



满清那边,连燧发枪都没列装,自然想不到还有防水装置。因为这种防水装置,只能配在燧发枪上,火绳枪是完全没效果的。



吴三桂此刻弃马步战,带着队伍缓缓前进。



吴三桂不敢投降或倒戈,因为吴家和祖家,是辽东最大的汉奸家族,他知道大同朝廷对待汉奸的政策。



可是,吴三桂手下的兵,此刻却随时准备溃逃。



鞑子跟大同军拼命,关他们这些汉军屁事?打仗做做样子即可,没必要把命丢了,一旦鞑子主力崩溃,最近几年编入八旗军的汉人,怕是全部都要跪地请降。



当然,资历深厚的汉军八旗,估计就要真的奋力拼杀了,因为他们真把自己当成八旗军。



“轰隆隆!”



几道雷声响起,雨势变得更大,不再是淅沥沥的小雨。



双方的旗号发出,中路和两翼开始前进。



大同军走得非常慢,泥泞中列阵前行,害怕脚踩滑了摔倒,火铳兵手里可是捧着致胜宝贝呢。



<a href="javascript:;" onclick="showpop('/?id=905&cid=6384292&ajax_request=1');" class="btn-addbs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