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部大臣闻言,对张国维又是羡慕,又是感到钦佩和惋惜。因为这人不用干别的事情了,余生就等着劳碌奔波吧,而且极有可能死在任上。



赵瀚说道:“起来,今后别跪。”



“遵旨!”张国维笑着站起。



赵瀚告诫:“治理黄河期间,多多培养治河能臣。”



啥意思?



多培养几个能做事的,就算张国维中途死了,也能立即挑选官员补上。



不治不行,迟早出事,而且影响水运交通。



几十年前,淮河水深6—13米,而今只有3—8米。历史上,至康熙十五年,淮河水深仅剩1—3米,别说大型商船,渔船都有可能搁浅。



康熙为啥疯狂治理河道?



不是他心系万民,根本原因是漕运受阻,再不治理淮黄,京城的八旗子弟就得饿肚子了。



康熙朝的黄河治理,纯粹沿用明朝法子,将错就错继续糊弄。接连修建39座水坝,人为抬高洪泽湖水位,以增加蓄清刷黄的能力。



更扯淡的是,人为抬高洪泽湖水位之后,泗州随时有被淹没的可能,满清官员却不组织百姓转移。



竣工当年,漕运通畅。



但整个泗州沉入湖底,当地百姓被淹死无数,能逃出来的就没几个!



满清朝廷造的孽,传来传去,却成了朱元璋的锅。



相传,叫水母娘娘的淮河水妖,化为人形,在洪泽湖边嫁人,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。朱元璋抓捕民夫,修建明祖陵,把水母娘娘的丈夫活活累死。由于朱家是真龙天子,水母娘娘隐忍不发。



到康熙年间,水母娘娘又喜欢一个书生,张果老从中作梗,唆使书生用法宝将水母娘娘打伤。



水母娘娘一怒之下,水淹泗州城,淹死那书生,又淹没明祖陵,把旧恨新仇一起报了。泗州城被淹死的亡魂,就算去地府喊冤,也是朱元璋和张果老害的。



反正,淹死一城百姓,跟我大清没有任何关系。



张国维带着艰巨任务离京,他要先回老家一趟,跟家人团聚半月。接下来,估计回家的机会都没有,必须常年在鲁豫两省奔波。



众臣散去,等待多时的方以智,终于被女官带来觐见。



“陛下,热气球试验改进多次,已然没有任何问题,”方以智说道,“三日之后,金陵大学组织升空大礼,全校师生皆会参加。陛下若是有闲,亦可前往观之。”



刚定下治理黄河的章程,赵瀚本来心情不好,听到这话高兴起来:“朕一定去!”



<a href="javascript:;" onclick="showpop('/?id=905&cid=6384244&ajax_request=1');" class="btn-addbs">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/a>(3/3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