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可怕。朝廷虽然在组织移民,但都是平民百姓,没有商贾怎成?你们商贾迁徙过去,也能开辟家业啊。”



汪明然硬着头皮说:“陛下,徽州汪氏,愿意分家搬迁。但草民无法代替别的大族做主,请给草民一个月时间,草民一定转达陛下旨意。”



“去吧,”赵瀚挥手说,“在你转达消息之前,可以到扬州走一趟。”



“遵旨!”



汪明然躬身退下。



汪明然搞不清楚去扬州干嘛,但他来到地方就明白了。



仅在扬州逗留数日,汪明然就听到街面喧哗起来,他叫来仆从问道:“外头出了何事?”



仆从又是惊慌又是兴奋,说道:“少爷,外头有好多穿军衣的官差,把那些西商(山西、陕西)的宅子围了!”



军衣,就是大同军的帆布制服。



最初只有医疗兵和龙骑兵装备,接着海军士卒也换装,最后所有大同军都换装完毕。当然,穿戴盔甲的兵种,打仗时不穿这种帆布制服。



虽然离经叛道,不符合传统服装规格,但总有追求时尚的去模仿。



如今一些大城市,已有不少年轻人,穿着帆布制服到处溜达。而且他们还自己修改,颜色和局部样式都有调整,看起来比真正的军队制服更有档次。



汪明然此刻已经猜到,这就是皇帝让他来扬州看的东西。



他快步小跑到街上,发现是一些穿着军服的官差,指挥更多普通官差在做事。



而且眼前这些官差的衣服,虽然样式跟军服大同小异,但一水儿的黑色——廉政系统的服装改了,由黑色改为白色。密探的工作服,则全部变成黑色,只在光明正大办事时穿。



“这是什么官差?”汪明然没搞明白。



他虽然曾经协助徐颖建设江南情报系统,但也只是协助而已,不可能掌握核心消息。而且,江南平定之后,汪明然就不准再过问。



就连密探们更换工作服,汪明然都毫不知情。



或者说,就连大部分官员也不知道,因为徐颖的密探,还没公开有过大动作,甚至连秘密机构的正式名称都没定——人们对密探的认知,还停留在背剑士子时代。



几个扬州地方官飞快跑来,其中一人质问道:“你们到底是哪里的差役?为何绕过本地官府抓捕商贾?”



密探首领扫了这些官员一眼,说道:“奉皇命办事,若不是来求情的,就退到一边去。否则全部抓起来,移交都察院审理!”



大同新朝的都察院,不是大明的都察院,它之前的名字叫廉政司!



眼前的扬州地方官员,听到都察院的名字,都忍不住面带恐色。他们查看密探们带来的圣旨,看到皇帝专有的大印,立即躲到旁边不再过问。



这种圣旨属于中旨,是不正规的,是绕开阁部机构的,就连阁臣和尚书都不知道。



地方官们躲在旁边面面相觑,终于有一个官员,用口型无声表达:“锦衣卫!”



“冤枉啊!”



王家大宅里传来呼喊声,而且喊声越来越近,不多时就被拖到门口。只见男女老少皆有,甚至还在吃奶的婴儿都被带走,剩下许多密探和官差还在继续搜查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