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抢走太多粮食。



把豪格的军队赶过河,不让其收粮就行。



至于能对敌军造成多少伤亡,其实都无所谓。慢慢拖时间就行了,这才是第一年,是大同军在辽东最虚弱的时候,拖上两三年就能彻底扭转局面。



辽东太远,军粮运输不易。



从南方而来的运粮队伍,前段时间遇到风暴,还因此沉没了一艘,另有好几条船多处损伤。



即便此次能重创八旗军,大同军也没能力继续北扩,顶多趁机再占两座沿海城市。



海军旗重步兵和火铳兵,再次成为最后过河的部队。



卢象升没有选择冲锋,因为对岸有敌军火炮,岸边有汉军火铳兵。就算能将这些最后渡河的敌人杀死,自己的骁骑兵也肯定付出伤亡,这种以命换命是不划算的。



等豪格渡河离去,萧宗显的火铳兵才跟来,还拖着一些火炮和辎重。



“看来要在盖州城打大仗了。”萧宗显说。



卢象升说道:“若不能攻占盖州城,敌军就不敢轻易渡河。不能渡河,就不能抢掠,那就算我军胜利。只看多尔衮想打到什么程度!”



萧宗显笑道:“肯定想拿下盖州。盖州、复州、金州立在辽东,对鞑子而言如芒在背。多拖延一年,我军势力就更壮大,粮草也更加充足,鞑子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。”



赵瀚收复辽东的军事计划,跟明初朱元璋一模一样,也是在辽东半岛步步为营。



只不过,朱元璋那时更加困难。航海技术没有现在先进,从海里运粮运兵都危险万分。抵达辽东半岛之后,也没有城池用于防御,刚开始只能以木板制作城墙。



面对蒙元军队的反扑,明初将士无比悍勇。木板墙被敌人损毁之后,完全靠人命来堵住,甚至士兵的家属都纷纷参战。



朱元璋用海船将士兵送到辽东,最初几年只做三件事:屯田、筑城、防守。



等屯田收到效果之后,军粮充足,士卒精悍,立即发兵北上!



……



“轰轰轰轰!”



盖州城内外,火炮声震天。



如此情况,已经持续数日。双方不干别的,一直用火炮在对轰,仿佛是当年大凌河之战的复刻。



多尔衮模仿黄台吉,在盖州城被挖掘环形壕沟。



挖一道沟,就用挖出的土石,在前方垒一堵高墙。再用平行壕沟,继续往前挖环形壕沟,继续用土石垒筑高墙,同时在高墙缺口处,安置火炮轰击盖州城墙。



如此攻城战术,已经有些类似“沃邦攻城法”,那玩意儿是用来攻打棱堡的。



大凌河之战,满清动用了168门火炮。



此时多尔衮攻打盖州城,悍然出动183门火炮,连沈阳的城防炮都拆下运过来!



这些火炮五花八门,口径最小的是4.5磅炮,轰击城墙就跟挠痒痒一样。口径最大的是12磅炮,属于对“万历大将军炮”的仿制。



各式炮弹,多尔衮总共准备了一万五千枚。



还是不能跟黄台吉想必啊,黄台吉当年攻打大凌河,足足准备了一万七千枚炮弹。仅拔除大凌河城周边的墩台,就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