决策机构,六部是执行机构,六科夹在中间做润滑剂和监督员。



这种设计身就有问题,又让监督,又让润滑。一旦诚心搞事,该监督不监督,该润滑不润滑,明这台机器直接运转失灵。



张岱凑过来说:“确实应当上疏议事,六科可以保留,但监察权必须取消!”



复社那些士子,让他们创新制度,或许还力有不逮。但挑出明的制度问题,却一个个都很擅长,他们的各种建议,可让赵瀚避免重蹈明覆辙。



几人一路讨论,已然来到京郊校场。



只见数千人列队,居然静止不动,仿佛几千具雕塑。



卢象观惊道:“此何练法?”



赵瀚笑道:“便当是习武站桩吧。”



戚继光练兵,也是先练队列,接着再熟悉号令,站军姿是赵瀚要求加的。



其余都差不多,只是形式不同而已。



戚继光也让士兵背军规,被旗令和操练之法,背错一条就打一下。



还要训练耐力和意志,戚继光谓之“练心力”,从而使得士卒百折不挠、不易崩溃。



练体力:操练时穿重甲,没有重甲就负重物。



练脚力:让士兵绑着沙袋跑步,跑一里不气喘才算合格。



练臂力:用特殊器械操练,比实战兵器更重。



戚继光的这些练兵项目,有些被赵瀚保留下来,有些被赵瀚增加改动内容。



引体向上啊,俯卧撑啊,这些基都加进去了,并且主要用于惩罚。将动不动就打板子,改成罚练俯卧撑、跑步之类。



“总镇!”



李正带着军官前来拜见。



这个冬天,赵瀚再度扩军。



增设西院军5000人,由李正来统领。



增设骑兵2000人,由胡定贵进行训练,卢象观和刘坦公也会被扔去济州岛。



济州岛的战马实在太过垃圾,平均不到1米22的肩高,暂时只能编练骑马火铳兵。



增设上海水师,从郑芝龙那里,低价买了六艘战舰。郑芝龙的部将洪旭,带着少量水手投靠过来,负责统兵并训练海军。给他配些宣教官,士卒也是上海地渔民,不怕上海水师变成洪旭的私人武装。



如此,赵瀚麾下的正规军,兵额总数达到三万五千多人,其中陆军人数为二万九千人。



茅元仪上前拱手:“拜见总镇。”



赵瀚还礼道:“可还住得惯?”



“一切顺心。”茅元仪笑道。



茅元仪终归还是降了,估计不会再酗酒早死。



军事研究员而已,连军事理论家都谈不上。不可能让他过来统兵的,而是任职于军务司,负责总结改良同军的各种军事制度。



同时根据同士卒的训练、阵战之法,结合各部军官的心得,正在编撰最新版的《步军操典》。



之前也有《步军操典》,而且是赵瀚亲自编的。有些内容很先进,有些内容不切实际,每年都会酌情进行删改。



一炷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