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
棉花,棉布,都需要社会安定。



在大明朝廷的重赋加派之下,又接连遭逢旱灾,江南许多棉田都被抛荒了,大地主、大商贾们早已损失惨重。



而且,优质棉花多产自山东。去年鞑子肆虐山东,接着又是旱灾和兵灾,山东今年棉花产量锐减,又让江南纺织工厂主们损失惨重。



他们希望江南能够安定,多多产出棉花。



也希望赵瀚赶紧拿下山东,这样才能大量收购山东优质廉价的棉花。



同时,赵瀚下令在上海开埠,这也让江南商贾非常兴奋。江南的各种商品,今后可以从上海出发,直接运去朝鲜和日本,不用再悄悄走私到南边绕一圈。



赵瀚坐船前往江西,东院军留下来,继续剿灭残余势力,主要目标是清剿土匪。



中院军调回江西一半,剩余一半兵力,用于剿灭浙西南的山中土匪。



郑森从浙江坐船前往福建,很快见到自己的父亲。



“听说江南被拿下了?”郑芝龙问道。



郑森笑道:“总镇兵锋所过,各地官兵望风而降。如今,除了福建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,长江以南已经尽为总镇所有!”



郑芝龙叹息:“这是要坐天下啊,比我想的还要快。”



“父亲,孩儿此番有事相求。”郑森说道。



郑芝龙道:“讲来。”



郑森把此次任务详细说了一遍。



郑芝龙点头道:“这买卖不亏,把福建商货运去镇江贩卖,再从镇江进货去朝鲜贩卖,来往不收关税必然利润丰厚,回航时还能在朝鲜买铜料和药材。”



郑森建议道:“父亲,总镇要在上海建海港和市舶司,上海的海军肯定也要建,父亲不如送总镇几条战舰。”



“不能送,”郑芝龙摇头说,“低价卖给上海可以,直接送战舰是犯忌讳的,我可不想做沈万三。”



郑芝龙扔给儿子六条战船,由部将洪旭统领。



又派出十条商船,从福建运货去镇江。售出之后,再装载财货和大同士卒,一路直奔朝鲜而去。



远征济州岛的一千士卒,由胡定贵率领。



上次费如鹤新建东院军,胡定贵被抽调过来,顺便还升职加薪。这小子还结婚了,妻子是名妓潘赛赛,被大同作家吴炳念念不忘那位。



胡定贵从小就精通水性,参军之后经常坐船,然而……



“呕!”



胃里翻江倒海,吐得一塌糊涂。



胡定贵双腿发软道:“这海船坐起来怎不一样?”



郑森笑道:“海上波涛汹涌,自然跟江河不同,过两天便适应了。”



到了崇祯末年,朝鲜和日本,都属于闭关锁国状态,两国之间互相不同航。



但他们都向中国民间海商开放港口。



中朝贸易,主要是山东—朝鲜航线。



中日贸易,主要是福建—日本航线。



欧洲人是不允许去做生意的,特别是日本锁国之后,把葡萄牙、荷兰人的教堂全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