诡异?



中间那七十二倍的差价上哪儿去了?



酒楼。



马士英冷眼旁观这一切,突然喝干杯中酒,嘀咕道:“此人真乃太祖再世,我可不敢在他手底下当官。”



阮大铖叹息:“我也不敢做官了,便让儿孙去当官吧。还得好生训诫,不可中饱私囊,否则便有灭门之祸。”



“可我又不甘心啊,”马士英说道,“鼎革之世,数百年一遇。你我恰逢盛会,难道就这样袖手旁观,不参与进去做些什么?”



阮大铖问道:“现在才做清官干吏,是不是……是不是太迟了些?”



马士英笑道:“你多少岁?”



“五十三了。”阮大铖回答说。



“我才四十八岁,”马士英说道,“在旧朝做过什么,新朝不会管的。明日我便去求见赵瀚,请求做一个镇上的小吏。”



阮大铖惊道:“贤弟去做镇上小吏?这可屈才了!”



马士英笑道:“直接要官,赵瀚会给吗?那就索性从最下面做起,给赵瀚留个好印象。只要认真做事,必然升迁快速。我算是看明白了,什么阉党、东林党、复社,在赵瀚眼里都是一回事。他不看出身,只看办事是否得力。他要什么,我就做什么。我要清官,我就做清官;他要干吏,我就做干吏!他若是要诤臣,我便去做魏征!”



“贤弟真乃大才也,”阮大铖由衷佩服,随即摇头,“让我从小吏做起,我是拉不下脸,让我做知县还差不多。”



马士英微笑不语,他已经彻底想通了。



侍奉不同的君主,就要有不同的为官之道。



他年纪大了,入伙也比较迟,临死前最多做到知府,活得久些或许能到参政(省厅)级别。这就够了,为儿孙铺路,马家还能继续兴旺。



马士英越想越觉得可行,他指着街上兴奋的人群:“南京已经姓赵,南京的人心也已姓赵。最多三五年,赵总镇就能席卷天下。哈哈,兄长再会,愚弟要做廉吏去了。”



“再会!”阮大铖起身拱手。



马士英顿觉一身轻松,他这两年住在南京,被复社搞得惶惶不可终日。



与其整天混日子,还不如辛苦搏一搏。



他承认自己是小人,但只要皇帝高兴,他随时可以变成君子,因为他以前本就是君子。他也随时可以变成干臣,因为他以前本就是干臣。



多简单啊,不过是做回老本行而已。



翌日,马士英求见,赵瀚没有拒绝召见。



“你想做小吏,而且是镇上的小吏?”赵瀚笑得有些古怪。



马士英大义凛然道:“总镇在南京的许多善政,在下都看在眼里。值此鼎革之世,又逢英明之主,在下虽然才疏学浅,却也迫切想要投身其中。在下对江西之政了解不多,因此想从乡镇吏员做起,请总镇恩准!”



“难得你能有此心,”赵瀚赞许道,“去淳化镇协助分田吧。”



“多谢总镇,在下定然殚精竭虑,把淳化镇的田分得妥妥帖帖。”马士英长揖拜出。



淳化镇就在江宁县,距离南京不远,那里有许多是勋贵土地。



没啥难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