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芝龙欺骗了赵瀚,这货纯属在吹牛,他没有二十多艘大鸟船。



他只有两艘!



主要是木材要求太高,福建、广东找不到什么橡木,而更优质的铁梨木被砍伐殆尽。船首、船尾安装红夷大炮,侧舷安装改良版佛郎机炮,如果使用杉木这种木料,很可能开炮时把自己玩崩。



郑芝龙的战舰,只靠炮战,完全打不赢荷兰战舰。



一是船身太脆,二是火力不足。



首先是船体主结构问题,隔仓板加底板的设计,缺乏大量肋骨加固。其次就是木料跟不上,找不到橡木等坚固木材。这两个原因,导致船身脆得一逼,有大口径火炮也不敢往船上装。



介于这种情况,郑芝龙后期仿造西式船体,用龙骨加肋骨结构打造。那是一种很古怪的船,被英国人看见并画下来,船身是西式的,船帆则是中式的。



此时此刻,这种中西结合的战舰,郑芝龙正在让造船工匠打造,估计还要等一两年才能下水。



但无论如何,郑芝龙不怕荷兰人,因为他每次海战都能赢。



历史上,再过半年,荷兰人就要跟郑芝龙再度开战。九艘荷兰军舰,其中还有三桅主力舰,被郑芝龙打回巴达维亚不敢出来。



这也是双方的最后一战,从此荷兰人老老实实交保护费,直到郑成功攻打台湾城才打破僵局。



就在荷兰士兵登陆澳门时,郑成功亲率舰队,从广海卫出发飞速而来。



通过千里镜,澳门这边的大同士卒,在瞭望塔观察到情况,立即发信息提示点燃烽火。



万邦彦的广州水师,正隐藏在屯门那边,看到澳门方向的烽烟,连忙率领三艘新会船、十多艘乌艚船前来助战。



十五艘荷兰战舰、十二艘武装商船,见到郑芝龙的舰队出现,立即选择远离海岸,避免遭到澳门炮台和郑芝龙的两面炮轰。



荷兰主力战舰是“米德尔伯克号”,排水量500吨左右,是荷兰东方舰队仅有的“巨舰”。



这条巨舰,曾参加料罗湾海战,但还没开打就提前撤离。



撤离的原因是体型太大,过于笨重,近海作战太吃亏,容易被明军使用大量小船火攻。



此时此刻,郑芝龙率领大小船只270多艘,绝大部分都是近海桨帆船,以速度优势飞快逼近荷兰舰队。



“轰轰轰轰!”



双方开始互相射击,其火力猛烈度,完全不能跟欧洲海战相比。



战场上体型最大、火力最猛的“米德尔伯克号”,也只是排水量500吨的盖伦船。舰载士兵251人、水手125人,火炮三十多门而已。



荷兰绝大部分战舰,排水量都在两三百吨左右。而赵瀚的江西水师,最大战舰排水量都有150吨。



当然,海上战舰跟内河战舰,肯定不能用排水量来比较。



郑芝龙座舰上的改进型佛郎机炮,如果安装在江西水师战船上,只需几炮打出去,就能把自身船体给震坏。



只见郑成功的舰队,从西面、南面而来,呈扇形对荷兰舰队进行合围。



郑家战舰打出的炮弹,噼里啪啦砸中敌人,却仿佛给荷兰战舰挠痒痒。改进型佛朗机炮,虽然射速快、精度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