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赵瀚的船队消失之时,突然出现一群官差,押着六十多人来到码头。



富商邓云虬吓得浑身发抖:“这回又要杀哪家?”



“过去看看。”



这次只是普通官差,并非廉政司的阎王爷们。



一个官员宣布道:“此六十二人皆为拐棍,诱拐良民、绑架勒索、杀人沉江。南海、番禺二县拐棍皆在此,香山县亦抓了三十多个拐棍。从今后往,若有拐棍线索,皆可来报官,莫要怕那些歹人报复!”



“行刑!”



刷刷刷刷!



十人一组,排队砍头,只见人头一颗接一颗落下。



“好!”



“杀得好!”



码头上欢声雷动,谁都痛恨这些拐子。不管乡下城里,总有男女失踪,全要算在这些家伙头上。



“行刑!”



刷刷刷刷!



一道道刀光落下,围观群众越来越多,这段码头已经变成刑场,每隔几天都要杀一批。



为了防止瘟疫,杀完之后不但打扫,还得撒上石灰进行消毒处理。



“赵天王万岁!”



“赵天王万岁!”



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,无数百姓跟着呐喊。



先杀打行混混,再杀贪官污吏,再杀拐卖凶徒,还杀了一批奸商。同时,释放家奴,消除贱籍,给游民户口,给农民和军户分田。



一系列措施下来,赵瀚已经尽得广州民心。



特别是那些游民和小商贩,开海之后,广州船只变多,贸易更加繁荣。游民和小商贩的日子,越过越红火,挑着担子在码头卖云吞面都能殷实起来。



喊着喊着,突然有人朝远方跪下,那是赵瀚坐船离去的方向。



眼见百姓越跪越多,商贾们心惊胆战,纷纷坐着轿子打道回府。



也有商贾,趁机赚钱,让伙计来码头卖书。



“《大同集》,《大同集》,只要五钱银子一本。”



“彩图刻印版《大同女将录》,每套四两银子。付梓不多,欲购从速,先买先得啊!”



“《大同戏曲集》,附带曲谱,一两银子一套!”



“《大同行记》,二两银子一套!”



“……”



强权总是带来文化风尚,特别是吴炳那本《大同行记》。日记体,记录江西各行各业的真实生活,看得广东这边的百姓无比向往。



这本,还穿插许多离奇案件、曲折爱情。



什么老百姓告官获胜,什么世家子迎娶从良妓女,什么家奴做官之后迎娶小姐。这些内容流传甚广,在广州街头津津乐道,就算不识字的百姓也听人讲过。



此时此刻,在广州某茶楼里,就有说书先生在讲故事,手里还捧着本大同行记:“却说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塘水村,有一家奴名唤刘聪。刘聪生得英俊高大,又兼识文断字,家中西席给少爷讲课,刘聪也常去偷听。这家有一小姐,排行第三,生得天姿国色……”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