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,于是向哥哥讨了个差事,要在数学会里做些事情。比如帮忙联系会员,整理研究成功,编校每个季度的数学会刊等等。



若连别人的东西都看不懂,那她还怎么编校会刊?



一个上午时间,赵瀚只讲了最基本的东西,主要是讲得太深他自己也不会。扔下粉笔说:“诸位留下吃饭吧,我下午还有公务。告辞!”



“恭送赵先生!”



六人齐刷刷站起作揖,然后没人去吃饭,全都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翻看。



“你听懂了没?”



“都听懂了,犹如醍醐灌顶。”



“特别是这个变量的引入,简直堪称神来之笔,以前许多难题都可迎刃而解!”



“赵先生真神人也!”



“……”



六人在那儿叹息,随即开始讨论。



其实他们讨论的内容,都是初三、高一数学,而且是其中比较浅显的,做期末考试的大题都不够资格。



赵贞芳蹦蹦跳跳跟上来,问道:“二哥,我今后可以跟他们学数学吗?”



“可以,你有喜欢做的事就好。”赵瀚笑着说。



兄妹俩跨出院门,一个侍卫递上来信件:“总镇,建昌府农民也起事了,赵兵院(费如鹤)问是否出兵接管。”



赵瀚也顾不上吃饭,先回办公室,让秘书写了几份调令,他亲笔签字盖章,发出去之后才回内宅。



建昌府也有藩王,叫做益王,始祖是朱见深的第六子。



这一系颇有贤名,不咋折腾。



初代益王非常俭朴,姬妾很少,陪葬简单。其长子和次子,同样俭朴。长子没留下子嗣,传位给次子。次子有五个儿子,主动请求减少2000石禄米,



但就是这五个儿子,生下八十六个孙子!



到崇祯年间,益王世系,仅郡王级别就有四十人,还有无数的将军、中尉。



他们确实有贤名,因为从来不闹腾,但建昌府的百姓可不这么认为。这里跟饶州府一样,没有实行过一条鞭法,张居正改革时管不了建昌府。



今年建昌府遭遇水旱灾情,南丰教匪死灰复燃。隔壁南赣起义闹得欢,隔壁抚州也在建农会,建昌府百姓哪还不有样学样?



现在,南丰县被密密教占据,府城由农民起义军占领。



密密教还跑去广昌县传教,以后肯定是农会的头号敌人,对这种民间教派必须坚决打击!



“又遇到事了?现在才来吃饭。”费如兰笑问。



赵瀚说道:“建昌府出了乱子,必须提前拿下,否则不知又要死多少人。”



费如兰说:“上午,廪叔和凌氏来了一趟,他们给费纯说了门亲事。年底成亲,日子都选好了。”



“新娘是哪家的?”赵瀚随口问道。



费如兰笑着说:“知道你不喜牵扯大族,是个村塾老夫子的女儿。听说模样周正,而且也识得些字,女红也做得极好,不知有多少媒婆上门。”



“那小子倒有福气。”赵瀚也笑起来。



费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