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八年,十二月。



赵瀚的军政两套系统,同时做出调整。



政务方面,即重新设定行政区划,不但是每县减设两个镇,还要根据实控地盘来划定府县。



依旧只有两府——



吉安府暂辖七县:庐陵,吉水,安福,泰和,永丰,万安,龙泉。



临江府暂辖六县:清江,新淦,峡江,新喻,分宜,丰城。



这些都是暂时的,今后肯定还要调整。



军务方面,扩军备战。



兵事院进行相应改革,分为南、北、水三院。



黄幺担任北院长官,军事辖区为临江府。



费如鹤担任南院长官,军事辖区为吉安府。



古剑山担任水院长官,总领水师。



于此同时,兵事院可自行提拔的军官,上限提升到哨官级别(约领兵一百)。哨官以上的军官,兵事院只能推荐人选,经军务司批准方可获得正式任命。



随着军队的壮大,这个上限今后还会提升,李邦华认为最多升至把总。也就是说,统率千人以内的军官,兵事院可以自行升迁;统率千人及以上的将领,必须获得军务司(兵部)批准。



军中宣教员,从宣教司(礼部)剥离,并入军务司(兵部)系统。



军功评定,今后由军中宣教官记录并上报。



此次遭遇杨嘉谟劫掠,一系列战斗的奖惩,也在核实之后宣布。



清江县农兵,拖住敌军主力有大功。



宣教官杨谟,不畏强敌,英勇牺牲。赠田五亩,赠银十两。因其未曾娶妻,经杨谟兄长同意,过继一侄为子嗣。



萧宗显指挥有方,由什长跃升为哨长,赐田三亩,赏银五两,赐甲一副。



农兵什长胡定贵,骁勇善战,在即将溃败之时,最先发起冲锋,独自斩杀家丁两人,合力斩杀家丁一人。现转升为正兵队长,赐田三亩,赏银五两,赐甲一副。



其余战斗到底之农兵,皆转为正兵,赐田两亩,赏银一两。



战死之农兵,全部赠田五亩,赠银十两。未有子嗣者,可领养,可过继,以延续烈士香火。



临阵脱逃之农兵,全部罚田一亩,每年至县城服役两月。服役期间,只有口粮,没有工薪,服役五年为止。



赵瀚的军队虽然赏罚分明,但对赐田非常谨慎。



这回还是第一次大规模赐田,因为当时打得太难了。一群只训练两个多月的农兵,拿着非常原始的武器,面对几百穿着铁甲的家丁,顶着弓箭往前面冲,简直堪称是军事奇迹。



必须树立楷模!



至于赐田,经过反复讨论,最终商量出结果。



不管是官吏,还是将士,获得特殊功绩,都可以额外赐田。



而普通百姓,抗洪抗旱,兴修水利,开垦荒地,每次出工都可以获得积分,积分达到一定条件就能赐田。比如武兴镇,许多百姓就获赐一亩地,那是他们靠劳动换来的。



但是,一个人的名下,最多能有一百亩地。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