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”赵瀚问道。



一个没来得及跑掉的私窑管事说:“有商贾来收购,装船运去闽广一带,听说是要卖去海外。”



原来是出口产品,想必这些劣等瓷器,运到欧洲也能卖出好价钱。



赵瀚继续前行几十步,指着一个已经长草的窑洞说:“这怎么废弃了?”



管事连忙跑进窑洞,拿出一块白色城砖:“太祖皇帝修筑南京城剩下的,堆在那里两百多年,也没哪个官府敢用。”



“这种城砖还剩很多?”赵瀚问道。



管事回答:“这附近有五六十座砖窑,窑洞里都堆着城砖。不敢扔了,也不敢用,就一直堆在那里。”



这种白色城砖已经烧到瓷化,用于筑城异常坚固,赵瀚决定哪年筑城就来取。



三千军士轮流睡觉,中午找本镇大户开仓取粮,一直休息到第二天(大年三十),赵瀚终于带着窑工及家属近四千人,大摇大摆的离开彬江镇。



“回县城过年了!”



赵瀚让士兵们大喊,众人欢笑高歌,那些窑工则愁眉苦脸。



走出几里地,赵瀚突然分兵进山。



他让五百士卒,押着窑工和家属去分宜县城,自己带领二千五百兵迂回。



家属最多且当过兵的三个窑工,被赵瀚留下来做向导。



大年三十,赵瀚在山中度过。



中午吃的是麦饼就咸菜,赵瀚一路抱拳,走到士兵面前,不停地说:“过年好,过年好!”



“总镇过年好!”士兵们纷纷回应。



大过年跑山里来,难免有士兵心中怨怼。可赵瀚挨个问候新年,足足喊了上千声过年好,立即让士兵们情绪热烈起来。



白天不敢行军,找枯枝枯草垫着,上面再铺棉被睡觉。



夜晚吹着冷风赶路,感冒发烧的也得跟上。沿途都是武功山的边缘带,属于丘陵地形,雪化到脚脖子之后,行军已经非常方便了。



熊耀是三个向导之一,他们都不敢乱来。



赵瀚说了,此次一旦兵败,就把他们在县城的家人杀光!



“将军,前面就是月公岭,知府的练兵场设在山下。”熊耀指着前方说。



一路昼伏夜行,而且走走停停,赵瀚抵达设伏地点时,才特么大年初二的下午,田知府还没聚兵完毕呢。



派出哨探扮做樵夫下山,去城外卖柴一圈又回来。



赵瀚初步得到军情,袁州府城的守军已经上千,但月公岭下的校场和军营是空的,田有年的兵全部吃住在城里。



赵瀚只能继续留在山中歇息,顺便制作用于夜袭的火把。



士兵们拆下绑腿,放在怀里捂干。等行动之前,再帮着木棍做火把,离开彬江镇时,还弄来许多菜油,也是用于制作点火物。



大年初三,探子回来禀报。



府城外有许多船只,正在装粮食上去,那是田知府出兵的军粮。



从船只数量来看,肯定不够三千士兵坐船。多半是物资走水路,士兵沿河跟着前进,就算遭遇埋伏,运粮船也能立即逃走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