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

李邦华也不知该说什么,反贼的政策,他看得越多,就越有投贼的冲动。但他不能投贼,他是前任兵部尚书,他的父亲和兄弟,还在大明的统治之下呢。



两人在乡间走了一遭,结伴回到永阳镇。



赵瀚的统治中心,已经从武兴镇迁出,永阳镇现在才是核心基地。



八镇公所之上,是赵瀚的总兵府,军政事务一把抓,有些类似应天时期的朱元璋。



庞春来是首席文臣,费如鹤是首席武将,萧焕负责军事后勤,左孝良主管民政事务,费纯督管钱粮事务,陈茂生负责宣教,黄顺甫调任永阳镇镇长。



以上七人,便是核心团队。



萧氏那些大族贡献的人才,都还处于试用期。唯一的举人,已经扛不住繁重工作,也不愿跟泥腿子打交道,自己辞官回家读书了。



只有扛过这个艰难阶段,又表现优秀的大族子弟,才能真正获得赵瀚的认可。



举人、秀才投贼,就能立即获得重用?



想得美!



路过镇公学时,听到学校里朗朗读书声,李邦华不由驻足多听了一阵。



欧阳蒸说道:“这赵贼,真是一言难尽,竟然知道大办学校。”



何止是大办学校,李邦华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。



赵瀚抢来的钱粮虽多,却要安置陆续回乡的流贼,还要安置在府城投军的游民,又购买了许多玉米、红薯种子。



那些钱粮,已经渐渐不够用了,顶多撑到明年夏粮收获时节。



即便如此,赵瀚依旧挤出钱粮,在每个镇都兴办官方学校,相当于大明的一个乡有两所公学。



免收学费不说,还给所有适龄学童,免费提供一顿午餐。



不送孩子读书的家长,被查出来就罚钱!



赵瀚甚至招来一批旧式学童,即连生员都考不上的读书人,亲自教这些人“泰西算术”。估计再过几个月,这些旧式学童,就能熟练掌握四则运算,就能分配去各镇公学当数学老师。



回到住处,已是中午,士卒端来饭菜。



全是粗茶淡饭,李邦华还能接受,毕竟年轻时连饭都吃不饱。



欧阳蒸却吃腻歪了,他可是大族子弟,从小锦衣玉食过来的,这些日子夜里都在返酸水。



有时候,欧阳蒸甚至在想,但凡赵贼待他尊重些,他估计就愿意投贼了。



“吃不下?”李邦华笑道。



“就快习惯了。”欧阳蒸只能说,然后硬着头皮吃饭。



李邦华嚼着杂粮麸饼,就着菜汤艰难咽下,感慨道:“我听人说,就连赵瀚自己,每天也是吃的这种东西。早晨连饼都不吃,只吃稀粥就咸菜。如今钱粮紧缺,在夏粮收割之前,所有官员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”



欧阳蒸笑道:“哄骗小民的把戏而已。”



“我倒是相信,”李邦华说道,“此贼志向颇大,并非贪图享受之人。他府上只有一个丫鬟伺候……嗯,他说是女佣,而且还是姿色欠佳的女佣。另外就有一个婆子浆洗煮饭。造反快一年了,至今不近女色,每日粗茶淡饭又有什么稀奇?”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4)

章节目录

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