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连山和刘义千都没想到柴进会抛出血问题。



柴进看他们神色不解,笑了下开口:“明人不说暗话,郑总您在这个行业的资源于我们有利,我想,我们能共同成就自己。”



时下,进出口业务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行当,民营企业不能吃这块蛋糕,想吃也只能挂靠。



而且对国内贸易行当不了解的去碰触,稍微不留神就会被人揪住辫子,盖一个走私的头衔。



柴进要做安全阳光资产,郑连山的资历、经验、行当政策的了解,以及人脉,能让柴进规避掉很多无意识的风险。



这是柴进邀请他的原因,也没有藏着话。



郑连山沉默着望着柴进,端着水慢悠悠的凑到了嘴边上。



“柴老板,我想问下你的规划。”



明显,郑连山有兴趣了。



柴进笑了笑,指了指大落地玻璃外,深海弯对面高楼耸立的港城。



“那是全亚洲贸易中心,我们就在对岸,谁不想去那边扎一个钉子落下基石?”



随后柴进大概讲了下。



下一步,华胜贸易的核心业务可能是搞汽车贸易。



改革开放十几年了,国内已经有了先富起来的一群人。



这群人开始不满足于曾经的三大件,向更高的汽车、大哥大等追求。



市场无疑扩大了。



柴进想做这块贸易,甚至于未来还有可能会涉及到汽车产业等等。



郑连山听柴进讲完后陷入了极度沉默当中,显然在思考柴进话的可行性。



边上的刘义千倒是忍不住提了句:“中海东湖八号可听说过?”



柴进平静异常,脑海里马上想起了那个人。



开口:“华辰汽车阳融?”



刘义千苦笑:“对,现在东湖八号别墅,成了整个中海名流都想进去喝杯茶的地方。”



“阳融是第一个带着国内企业去米国上市的人。”



“这人我曾经有幸聊过一次,造汽车可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啊。”



柴进怎么可能不知道。



阳融和吉力汽车的李叔福是同时代的人。



阳融用资本运作玩高端。



设计,研发等等全用意大利最好的设计师开端,当下被炒的风声水起的“中华”牌轿车,光设计费就花了六千多万米元。



这种烧钱的法子柴进搞不起。



但他可以学另一个极端李叔福。



这人不懂资本运作,做事更加脚踏实地。



如果预计没错,他现阶段就在自己的摩托车厂房里开始折腾了。



用玻璃纤维加胶水,愣是弄了一台小汽车出来。



最后的结局也是阳融的资本梦破灭,人远走他乡。



而脚踏实地的李叔福,却一步一个脚印笑到了最后。



这才是柴进一直认同的实业精神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重回1991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南三石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三石并收藏重回1991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