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七百章最为清醒的那一个



珠江冰箱厂尽管由潘敏创办,但在产权上则属于镇政府。



别看这家企业发展的极好,创造了不少的利润,可是身为领导者的潘敏当时的处境十分的尴尬。



珠江厂日渐壮大,而经营团队则无任何股权,只拿着比较微薄的薪酬,缺乏激励机制。



对此,潘明多次或明或暗地提出,希望镇政府能够在这方面给予考虑,更大限度的激发出团队的积极性,让企业的经营能够更上一层楼。



最后得到的答复,都含糊其词,模棱两可。



另一个让他头痛的,就是容声冰箱畅销国内后,出现了一个问题。



这个品牌的所有权归镇政府所有,一些镇属企业便乘机用这个牌子,生产其他的小家电。



如此一来,严重地干扰和影响了珠江冰箱厂的声誉,对此潘敏无可奈何。



因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,再加上这些企业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当地政府默认了这种行为。



总而言之,这些企业利用容声冰箱的牌子赚到钱之后,为镇政府创造了税收,自然得到了支持。



九四年,潘敏决定另辟蹊径,他将企业变身为科龙集团。



新集团成立后,他宣布新创科龙品牌,进军空调行业。



在潘敏的谋划中,科龙品牌归企业所有,由此可以逐渐摆脱政府的强控。



他的这种“独立倾向”,自然是引起镇政府的注意,并且高度重视起来。



也就是从这时起,潘敏和企业的命运变得十分微妙起来。



九六年,科龙电器在香江联交所上市。



融资十二亿元,成为全国第一家在香江上市的乡镇企业。



潘敏雄心万丈地四处攻城略地,他先后在川省和辽省建立了两个生产基地。



这样一来的话,就可以大大地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。



当时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决策,投资十亿元华夏币,在岛国神户建立科龙的技术中心。



当时的现状是,华夏的冰箱企业靠价格战迅速地击败了外资企业,媒体大肆宣扬,形势仿佛一片大好。



可是潘敏无疑是这些人之中最为清醒的那一个。



他清楚的知道一点,要稳固本土企业的市场战果,则必须在技术上拥有核心的开发能力。



当时所有的国产家电企业,其实都还是一些装配工厂。



最核心的部件,仍然需要从国外引进。



全球冰箱的核心技术都被岛国东芝、三洋及松下等公司所掌控。



潘敏把技术开发的前沿,延伸到岛国本土去,是一项成本很高,但却有奇效的战略。



潘敏说过这么一段话——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装出一台百分之百的华夏冰箱,我们这代冰箱人愧对后人。



然而,潘敏怎么也没想到的是,就在今年年底,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,科龙集团突然发表公告,潘敏辞去公司总裁职务。



次年四月,潘敏再次卸任董事长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重生:回到1991年当首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二八大杠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八大杠并收藏重生:回到1991年当首富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