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海这么成功,完全按照秋海的模式来不就好了?



研发,经营,销售……



抄作业这还不会吗?



一想到这里,宁瑞峰就下意识地拽紧了拳头,感觉浑身热血澎湃。



他巴不得现在就回长宏去,把心里关于长宏未来发展方向,全部写下来。



路找好了,资金也到位了,长宏要崛起了!



与此同时,同样激动的还有倪星宇。



他没想到陈江海今天会说这么一番话。



陈江海的观点,跟倪星宇的技工贸是相同的。



而且陈江海要说的更接地气,更容易让人理解。



因为这更像是实践的总结。



而秋海则身体力行的践行了这种理念,也确实取得了耀眼的成就,本身就极具说服力。



当然,能在这么多民族企业家面前,说这么一个观点,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底气的。



在多年以前,倪星宇就跟很多人说过这么一个观点。



那时候的企业家,对这个观点根本都不认同。



甚至有不少的人还嗤之以鼻。



主要原因还是国内的经济环境造成的。



要是在研发上投入太多资金的话,很多企业都活不到产品研发出来的那天。



正是有太多例子的存在,才会让这么多企业不支持这么一个观点。



此消彼长,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柳明智贸工技的观点。



在他们看来,一个企业连生存都做不到,就不要谈什么研发了。



倒不能说这些人错了,只能说不同的环境下要采用不同的策略。



现如今华夏正值改革开放期间,国家对于企业有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。



这种情况下,民族企业完全可以开始转型了。



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资本积累,相信这些企业都有了一定的资金。



他们如果还想继续发展壮大,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话,那就必须拿出资金放在研发上面,修炼内功才成。



不然的话,随着市场的发展,随着其他企业的进步,随着国外企业的入场,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。



商场如战场。



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独有的技术和产品,那它的战斗力可想而知,最后肯定会被市场所淘汰的。



这一点,到了二零二零年尤为明显。



现如今,全国上下大概有上万家的家电企业。



可是到了二零二零年,真正能叫出名字,还让消费者认同的,恐怕也就十家不到。



这么恐怖的淘汰率,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,绝对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。



一旦前期的决策错误,那到了后期基本没有挽回的余地。



长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

之前它走的就是技工贸的道路。



并且它在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重生:回到1991年当首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二八大杠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八大杠并收藏重生:回到1991年当首富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