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板圣旨了的说法。



直接变成皇帝所批就是圣旨。



而密折附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,明文变暗文告密之事。



在清朝密折制度之前,地方或朝廷给皇帝上书,不分公私事,都要由中书省或内阁先看,没有私密性,并且如果事情不重大,内阁或中书省可先一步处理。



皇帝下达命令或圣旨,也是由中书省或内阁去起草执行,一样没有私密性,所有事务都是公开性的,这就是明文。



而密折制度就是在于札子、奏章、题本之外,又重新设计了一套官员给皇帝上书,皇帝给官员下令的系统。



这套系统是私密性的,除皇帝以外其他人都不能看,这就是暗文。



密折制度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偷偷摸摸的给谁一个匣子,然后谁就可以偷偷的打报告了。



密折制度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,给所有合适的官员都有一份可以给皇帝上书并接受皇帝命令的制度。



从此大小官员不分公私事都可以用奏折给皇帝上书。



而这类奏折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看。



因为人人都可以给皇帝上书了,并且是密折形式。



其他官员也不知道同僚到底给皇上写的是什么,有可能是请安折子,有可能是报告自己贪污受贿的。



因为只要身份合适,官员都可以给皇帝写密折。所以那些贪污受贿,或者是密谋造反结党营私之人,根本不敢相信任何人。



要是只有一两个人才能上密折的话,总有会露出马脚的一天,这些人只要将其排除在外就可以了。



密折的告密威力也就没那么可怕了。而皇帝想以密折这套制度掌管地方事务,以及朝中各部所有内外事务的心思也就达不到了。



而密折告密的可怕之处就在于,身份合适谁都可以写,基本上那些官员的同僚都可以写。



如此就造成了官员之间相互不信任,真有什么事谁也不敢相信谁,谁都有可能是告密者,是间谍。



这其实就相当于将后世的意见箱之类的东西,从一开始的领导办公室门口或监控下面,挪到了厕所里面或没人的地方。



官员真正发现问题也就敢给皇帝汇报了。不用像之前一样,怕自己的告密奏章题本还没送上去了,人家就已经知道了,先一步把自己给做掉了。



而皇帝看完所有得密折后,将一些私密的,不适合大众知道的,或简单的,直接可批示用印下发。



皇帝给臣子们下发了怎样的命令,军机处包括其他人也不知道。



只有皇帝觉得可以让别人知道的,或有难处,自己不想背锅的事务才让军机处得知。



然后让军机处商议怎么处理,商议完后交由六部或地方执行,由此便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。



说白了就是皇帝能处理的就自己处理了。



皇帝自己处理不了的,或不想处理的,就交给军机处。



军机处能做什么事,或不能做什么事,不是由军机处说了算,而是由皇帝说了算。



皇帝让军机处、处理什么,军机处就得处理什么。



皇帝不让军机处管理的事务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金圣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北宫释藏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宫释藏并收藏金圣祖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