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是其他人,还真不好窥探出昌平君的目的,有可能还真以为昌平君是热心肠……



然而成峤不一样,听到熊启这个名字,就把对方的立场预设在了楚国那边,而不是秦国这边,知道了立场再进行反推,推测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。



成峤暗自思索了一会儿,就想出了昌平君熊启可能存在两个目的。



一是窥探造纸术的技术,想要借此机会暗中将造纸术拿到手。



到时候将造纸术传播出去,不管有偿无偿,都能对秦国造成伤害,造纸术可是吸六国血的手段,不再是独门技术,其他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被秦国宰呢?



无偿送出去可以拉拢人,有偿送出去可以积累财富,无论哪个年代,想要做成什么事情,没有钱财支持是万万做不成的。



以对方的精明,极有可能有偿无偿结合,对什么人可以无偿送出,什么人可以有偿送出,心中应该都有谱,力求把造纸术的价值压榨干。



第二,这次商会之事汇聚了诸子百家,天下富商以及富商背后的权贵,如果能够进入商会,那就获得了光明正大接触反秦势力的机会。



也许还有更多的谋算,但暂时想不到了,但就凭着这两条也足以对昌平君熊启严加防备了,必要时甚至可以暗中下杀手。



虽然以昌平君的身份死了会很麻烦,但必要时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。



说起来昌平君熊启崛起,还是在公元前238年。



从新郑返回咸阳的嬴政,在昌平君熊启等人的帮助下平定了嫪毒之乱,并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,封爵昌平君。



第二年,昌平君熊启又协助秦王政清剿了吕不韦势力,立下汗马功劳,由于功勋卓着,昌平君被任命为秦国右丞相,并且深受嬴政信任。



对于秦国,对于嬴政而言,昌平君就是一个大奸似忠的人物。



此人受到了曾经在秦国为质的父亲楚国太子的深切影响,从根子上就认为自己是楚国人,而不是秦国人,尽管在秦国出生,从小在秦国长大。



想着想着,马车就回到了长安君府,成峤被提醒后下车回府,刚坐下喝了一口茶,就听下人禀报说熊启和熊林在外面求见。



哟呵,消息挺灵通的啊,他这才刚回家,就来拜访了。



看来华阳太后是真的很喜欢这侄儿啊。



话说华阳太后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,还是单纯的被熊启给蒙蔽了?



以后有机会查一查,若是华阳太后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不好的角色,那他就要让华阳太后被死亡了。



一个嫡祖母而已,又不是亲祖母,他可不会对此心慈手软,正好送去陪自己的父王……



成峤心中念头百转,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了一声“请”。



至于迎接,根本不存在。



虽然两人名义上是他和嬴政的表叔,但实际上血缘关系很澹,几乎称得上没用,谁叫他和嬴政的亲祖母是夏太后,而不是华阳太后呢。



他之前与熊启和熊林等楚系外戚关系都很澹,不过是点头之交,认识而已。



这点交情不足以让成峤亲自去迎接,太过殷勤,倒是显得有些非奸即盗了。



再说就凭熊启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秦时:一人之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若别离不相惜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别离不相惜并收藏秦时:一人之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