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明:开局被弃,永乐求我称帝》 第622章 围剿足利义持
他们都在大吼着。
将士们直接冲入了敌阵之中,他们骑着快马,手中拿着刀,不断的进行挥砍。
而那些倭国将士也早已经没了士气,看见大明这般出来,他们几乎是闻风丧胆转头就想要逃的。
可现在他们逃的话又如何来得及呢?要知道他们没有马,而大明可是有军马的,在军马狂奔之下,他们只有两条腿又怎么能追得上?
所以他们绝望了。
而且在逃跑的时候他们还进行了踩踏,几乎是一旦摔在地上,后面的将士跟上来,不顾性命地往上踩去,有许多人几乎是被活活踩死。
而在这样的情况下,倭国的大军数量在急速减少。
不仅如此,还有红衣大炮。
“轰隆隆,轰隆隆。”
恐怖的爆炸声在他们耳畔响起,那红衣大炮一炸过来,便是成堆成堆的死亡。
所以朱瞻基看到这一幕,心中别提有多么爽快了。
蒙古大军他杀起来还没有这么的畅快,可现在杀起这倭国大军,在朱瞻基心中浑身都舒畅,他觉得倭国就该杀,就该让他们尝尝大明的厉害。
要让他们疼,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究竟有面对这样精良的装备,赵王的心中还是很有自信心的,他认为自己就算不能将足利义持的大部队全部见面,但是至少也能够歼灭掉一大部分吧。
所以赵王这一次也是带着极其强烈的心态而来的。
他的战马在狂奔着。
当然他并没有朱瞻基那么大的,他也不敢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,而是走在大军的中间,这样一来也更好指挥大军前进。
在来到一座大山附近后,赵王便沉思了一下,随后继续道:“大家都在这里停下来吧。”
而听见赵王的决策,有几位将士觉得好奇,他们纷纷走到了赵王面前,向其询问道。
“赵王殿下,我们为什么要停在这里?”
“是啊。”
“我们停在这里,还怎么去歼灭倭国的大部队呢?”
听见他们的话,赵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,只不过他的这个笑容显得比较阴险。
“你们都是傻子吗?”
“我们现在躲在这里,到时候等倭国的大部队一来,必能打到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赵王一说,所有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。
埋伏自然是最好的,而且还是躲在这附近埋伏军队还损失了这么多人,等我回去,足利幕府还能够主导整个倭国吗?”
足利义持的眼神中露出深深的疲惫。
他心中有些迷茫,有些看不清路了。
“大将军这些还是等我们回到国内,脱离危险之后再说吧。”
“眼下我们应该迅速离开李朝的国土,这样一来才能保证自己足够安全。”
“是啊,论陆地我们并不是强项,只有水路我们才不用担心害怕的。”
那些倭国的将军们纷纷劝说着足利义持,而足利义持也深吸了一口气,点头道:“走,加快行军步伐,迅
将士们直接冲入了敌阵之中,他们骑着快马,手中拿着刀,不断的进行挥砍。
而那些倭国将士也早已经没了士气,看见大明这般出来,他们几乎是闻风丧胆转头就想要逃的。
可现在他们逃的话又如何来得及呢?要知道他们没有马,而大明可是有军马的,在军马狂奔之下,他们只有两条腿又怎么能追得上?
所以他们绝望了。
而且在逃跑的时候他们还进行了踩踏,几乎是一旦摔在地上,后面的将士跟上来,不顾性命地往上踩去,有许多人几乎是被活活踩死。
而在这样的情况下,倭国的大军数量在急速减少。
不仅如此,还有红衣大炮。
“轰隆隆,轰隆隆。”
恐怖的爆炸声在他们耳畔响起,那红衣大炮一炸过来,便是成堆成堆的死亡。
所以朱瞻基看到这一幕,心中别提有多么爽快了。
蒙古大军他杀起来还没有这么的畅快,可现在杀起这倭国大军,在朱瞻基心中浑身都舒畅,他觉得倭国就该杀,就该让他们尝尝大明的厉害。
要让他们疼,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究竟有面对这样精良的装备,赵王的心中还是很有自信心的,他认为自己就算不能将足利义持的大部队全部见面,但是至少也能够歼灭掉一大部分吧。
所以赵王这一次也是带着极其强烈的心态而来的。
他的战马在狂奔着。
当然他并没有朱瞻基那么大的,他也不敢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,而是走在大军的中间,这样一来也更好指挥大军前进。
在来到一座大山附近后,赵王便沉思了一下,随后继续道:“大家都在这里停下来吧。”
而听见赵王的决策,有几位将士觉得好奇,他们纷纷走到了赵王面前,向其询问道。
“赵王殿下,我们为什么要停在这里?”
“是啊。”
“我们停在这里,还怎么去歼灭倭国的大部队呢?”
听见他们的话,赵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,只不过他的这个笑容显得比较阴险。
“你们都是傻子吗?”
“我们现在躲在这里,到时候等倭国的大部队一来,必能打到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赵王一说,所有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。
埋伏自然是最好的,而且还是躲在这附近埋伏军队还损失了这么多人,等我回去,足利幕府还能够主导整个倭国吗?”
足利义持的眼神中露出深深的疲惫。
他心中有些迷茫,有些看不清路了。
“大将军这些还是等我们回到国内,脱离危险之后再说吧。”
“眼下我们应该迅速离开李朝的国土,这样一来才能保证自己足够安全。”
“是啊,论陆地我们并不是强项,只有水路我们才不用担心害怕的。”
那些倭国的将军们纷纷劝说着足利义持,而足利义持也深吸了一口气,点头道:“走,加快行军步伐,迅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(1/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