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427章 开海
朱瞻基在走去兵部仓库的路上,心中一直在盘算着。
就在刚才,张信对自己恭恭敬敬,也一定程度上说明,自己已经渗透进武将,勋贵集团了。
接下来,只需要慢慢渗透,或可将汉王在朝中的支持势力,一点点化为自己的。
这一招,也算是釜底抽薪。
让汉王在朝中,再无暗中帮他的势力。
如此一来,没有人暗中报信,更没有人在朝堂上为汉王说话,汉王的处境,必将在艰难一份。
可仅仅如此,还不够!
还要继续削弱汉王。
朱瞻基不想汉王这个隐患一直存在,可若是开战的话,两方必定两败俱伤,最重要的是各州的百姓,一定生灵涂炭。
这也是目前,整个朝廷还没有选择全面和汉王开战的原因。
若是全面开战,战火波及下,无数无辜的百姓都将惨死。
杨士奇,夏原吉,蹇义等人都想着缓缓图之,只要汉王没有继续攻城拔寨,那朝廷就先一点点瓦解他的力量,到最后再一举击溃。
如此一来,伤亡便少。
当年,朱棣发动靖难之役,一路从北平杀到应天府,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团还在拿着大刀,对面已经拿着枪支横扫了。
几乎是碾压性的战争。
闭关锁国,什么新知识都没有学到,导致处处挨打。
明初时,大明是世界第一强国,可等到明中期,就不断在衰弱,而且燧发枪的制作,也是其他国家抢先一步。
若是开海,吸纳他国商业,便能使得大明的经济更加繁华。
这般想着,朱瞻基的心中越发地迫切了起来。
自己,是要改变大明未来的。
不开海禁,造成了大明封闭,商业的扼杀,不吸取新知识,落后于人。
所以,必须要开海禁!
而且,只有开了海禁,才能通商贸易,提高手工业发展的同时,倭寇也定然会侵扰大明各地的海关。
不过,相比倭寇的威胁,开海利益更大。
而且,若是将倭寇都赶到山东码头一带,汉王会不会焦头烂额呢?
想到这里,朱瞻基嘴角忍不住勾起笑容。
汉王占领了山东,就必须要守好海关,若倭寇强攻,汉王就得抵抗。
如此一来,就削弱了汉王的实力。
而且还能让倭寇拖住汉王,使汉王疲于奔命。
好主意!
朱瞻基脸看向了范秋,方城远,张善忠三人,笑着道:“烦请三位大儒找个僻静之地,我们再谈。”
范秋眉头微挑,点头道:“好,太孙殿下,请随我来。”
很快,三位大儒,便领着朱瞻基,来到了一间房间内。
“这里是历代大学士办公时的书房,四下无人,太孙殿下只管说便是。”范秋笑着道。
朱瞻基颔首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(1/2)
就在刚才,张信对自己恭恭敬敬,也一定程度上说明,自己已经渗透进武将,勋贵集团了。
接下来,只需要慢慢渗透,或可将汉王在朝中的支持势力,一点点化为自己的。
这一招,也算是釜底抽薪。
让汉王在朝中,再无暗中帮他的势力。
如此一来,没有人暗中报信,更没有人在朝堂上为汉王说话,汉王的处境,必将在艰难一份。
可仅仅如此,还不够!
还要继续削弱汉王。
朱瞻基不想汉王这个隐患一直存在,可若是开战的话,两方必定两败俱伤,最重要的是各州的百姓,一定生灵涂炭。
这也是目前,整个朝廷还没有选择全面和汉王开战的原因。
若是全面开战,战火波及下,无数无辜的百姓都将惨死。
杨士奇,夏原吉,蹇义等人都想着缓缓图之,只要汉王没有继续攻城拔寨,那朝廷就先一点点瓦解他的力量,到最后再一举击溃。
如此一来,伤亡便少。
当年,朱棣发动靖难之役,一路从北平杀到应天府,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团还在拿着大刀,对面已经拿着枪支横扫了。
几乎是碾压性的战争。
闭关锁国,什么新知识都没有学到,导致处处挨打。
明初时,大明是世界第一强国,可等到明中期,就不断在衰弱,而且燧发枪的制作,也是其他国家抢先一步。
若是开海,吸纳他国商业,便能使得大明的经济更加繁华。
这般想着,朱瞻基的心中越发地迫切了起来。
自己,是要改变大明未来的。
不开海禁,造成了大明封闭,商业的扼杀,不吸取新知识,落后于人。
所以,必须要开海禁!
而且,只有开了海禁,才能通商贸易,提高手工业发展的同时,倭寇也定然会侵扰大明各地的海关。
不过,相比倭寇的威胁,开海利益更大。
而且,若是将倭寇都赶到山东码头一带,汉王会不会焦头烂额呢?
想到这里,朱瞻基嘴角忍不住勾起笑容。
汉王占领了山东,就必须要守好海关,若倭寇强攻,汉王就得抵抗。
如此一来,就削弱了汉王的实力。
而且还能让倭寇拖住汉王,使汉王疲于奔命。
好主意!
朱瞻基脸看向了范秋,方城远,张善忠三人,笑着道:“烦请三位大儒找个僻静之地,我们再谈。”
范秋眉头微挑,点头道:“好,太孙殿下,请随我来。”
很快,三位大儒,便领着朱瞻基,来到了一间房间内。
“这里是历代大学士办公时的书房,四下无人,太孙殿下只管说便是。”范秋笑着道。
朱瞻基颔首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