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便成了孤军。”



“孤军……”



司马懿一怔,似乎想起了什么。



有一人,或许真能深入凉州。



神威天将军马超!



“刘备会不会用马孟起?”曹丕目光冷冽,带着煞气。



“陛下,马孟起离开凉州快十年了吧?沧海桑田,岁月演变,诸侯尚且湮灭在历史长河中,纵使马超真的出现在凉州,还会有多少人响应他?”司马懿断言道。



诸侯逐利,更何况是羌人?



他们能记住马超的威名,那是因为马超曾为西凉最强大的诸侯。



现在,他什么也不是,羌人怎么可能长久地保留忠诚。



以西凉的动乱,十年时间足够换代了。



新一代人,未必还记得有马超这个人。



“朕始终不能心安,总觉得有大事发生。”曹丕心悸道。



“陛下,这场战争关乎国祚,难免过于谨慎了。倘若陛下不放心,可以在陇西驻扎一支偏师,人数不需要太多,一万人足矣。”



“纵使蜀中真的绕路出征,人数也不可能超过五万,最多两三万,运输便承载不起了。我军有一万人安营,足够应对一切进攻。”



司马懿老谋深算,并没有被所谓的战略所吓唬。



只要正面战场不败,纵使整个西凉都丢了,也无济于事。



关中稳,西凉在!



除非蜀中能够拿下长安,占据潼关,否则魏国随时都可以派兵夺回西凉。



魏国应该侧重的,是整个战役,放眼天下。



谷襎</span>  不得不说,司马懿的大局观,稳定了曹丕的心神。



在这一场大战中,没人敢疏忽。



“听先生一言,令朕醍醐灌顶,多谢先生!”曹丕向司马懿行了一礼,表示对司马懿的尊敬。



然而。



这一份尊敬,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得起的。



司马懿心惊肉跳,收敛心神。



曹丕当即派遣郭淮率军一万,督抚陇西。



回郭淮为将谨慎,在各地都安排了岗哨,若发现蜀军的踪迹,他会第一时间收到汇报。



而此时的陇西,风起云涌。



郭淮明显能够感受到细作的活跃,他们传播各种各样的留言,试图让羌人响应汉室。



只可惜,随着郭淮的到来,一切风雨都被镇压了下去。



他逮捕了一些传播谣言的人,连斩三百人。



或许会有一些人被冤枉,但郭淮根本懒得调查。



总会有人为战争而牺牲!



这一场大战,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。



谯周、邓芝的使团,也不例外。



他们出使大月氏国,需要翻越数道障碍,路途之艰辛,令人望而却步。



这条路,真的行得通吗?



答案是肯定的!



丝绸之路并非只有河西走廊这一条,蜀中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,开创比河西走廊更早。



公元前122年,博望候张骞从西域归来,向汉武帝禀报了出使大夏(大月氏国、贵霜王国)的情况。



“居大夏时见蜀布、卭竹杖,问所从来,曰东南身毒(今印)国。”



也就是说,张骞还没有出使西域时,南方丝绸之路就已经在运转了。



这条路是从蜀中穿越,抵达身毒国,再从身毒国贸易至大夏(今阿富)。



商品以蜀锦和卭杖为主。



因此,这条道路也被称为“蜀身毒道”,后称“博南古道”。



对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来说,这绝对是好消息。



为了开拓这条道路,汉武帝命张骞以蜀郡、键为郡为据点,派遣使者摸索道路。



但在当时,蜀郡南方都是各小国,为蛮夷割据,汉使经常被劫掠。



汉武帝以决然的姿态,进行南征。



攻破西南夷、夜郎、滇等国及许多部落,斩首数十万。



过了十余年后,终于打通了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道路。



只可惜,汉武帝的敌人以北方匈奴为主,他没能继续开拓蜀道。



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(公元69年),哀牢人归降。



大汉成功“通博南山、渡澜沧水”,与掸国有了来往。



贸易,从此展开。



大量的蜀布、丝绸、漆器等商品,贸易至身毒国、大月氏国。



大汉最西南的领地,永昌郡正式建立。



永昌郡的存在,就是为了维持南方丝绸之路。



永昌郡与掸国接壤,直到二世纪末,还有史书记载掸国。



只是后来中原经历了动乱,交流史断开了。



没有了大汉的支持,掸国南面的骠国,开始发动战争。



直到公元234年,才



恢复了关于掸国的记载。



邓芝、谯周所走的道路,正是这一条,使团的队伍由起初的两千人,扩充至了五千人。



都是蜀中各大世家的贸易队伍,看着如此庞大的商队,掸国、骠国都不敢轻易招惹。



为了壮大声势,使团的队伍用上了精锐象兵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寻一盟主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寻一盟主并收藏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