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条路或许行得通,只是代价同样惨重。



有这心思,不如好好奇谋岐山。



刘禅郑重地向诸葛亮请教了一番,想听听他的高见。



没想到被一阵鄙夷,诸葛亮沉声道:



“阿斗,你向来大胆,做事天马行空。此次为江东谋,便是如此,可行性是有的,但风险更大。行军于不毛之地,如何保障自己的补给?”



“每个人携带一个月的粮草,不就行了?”刘禅正色道。



“迷路了呢?”



“有司南。”



“遇到部落侵袭呢?”



“哪有什么大部落,能集结几千人都算一个大国了。这个地方比西域诸国还要弱小,我军一万人行军,他们也敢抢?一万人,可以踏平他们的国祚了。”



诸葛亮思绪翻涌,他对于高原地区,没有丝毫的了解。



因为没有任何史料记载,他不可能亲自前往探险。



“光是成都西边的群山,就足够让人绝望了。高原地区我不是很了解,所以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。阿斗,你若想坚持,也可以派人去尝试。”



诸葛亮实事求是,没有拒绝,也没有反对。只是让刘禅小心谨慎,不要罔顾将士性命。



或许,可以先派遣几百人的探险队伍,看看能否开拓一条道路。



刘禅和诸葛亮聊了很久,心情很复杂。



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,也没人告诉他行不行。



就好像是,自己把自己忽悠了,又不能自圆其说。



如果诸葛亮要辩论,刘禅是不怕的,他有自己的说法,有自己的道理。



满腹经纶,岂是开玩笑的?



只是要执行,必然很艰难,很艰难。



直到唐朝时期,高原获得了统一,成立了吐蕃,高原才有军队入侵蜀中。



吐蕃曾率四十八万军队攻打天府之国,被韦皋全面击溃。



但这是五百年以后了。



唯一能够证明的是,从蜀中前往高原,是可行的。



想统治高原,几乎不可能。



刘禅也不会在高原浪费时间,以及将士的性命,除非统一了中原,他才会进一步考虑。



现在他所思所虑,是派遣一支奇兵,侵袭凉州,需要绕路过高原。



如果从成都平原出发需要翻山越岭,那么南中地区呢?



南中地区也可以沟通高原。



只可惜,还是太异想天开了。



这就和曹操攻打汉中,明明可以从上庸进入,为什么一定要走阳平关呢?



主要是后勤经不起折腾!



刘禅摒弃了这个想法,但马谡知道后,却惊为天人。



“殿下,此事可行啊!为什么不试一试呢?”



“人们对于未知,总是抱有恐惧,何况是行军呢?从陌生的地方经过,需要思量太多了。”刘禅无奈道。



卫青、霍去病纵横漠北,也是需要勇气的。



李广正是缺乏了某种特质,才屡次三番在草原迷路。



作为开拓者,都很难很难。



走出一条道路,或许需要压上国祚气运。



当年秦攻巴蜀,开疆拓土,也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。



先秦留下来的道路,还被后人所瞻仰。



现在汉室以两州之力,要打通一条康庄大道,难度不下于北伐。



刘禅看开了。



只是有可行性而已,难度还是太大了,浪费国力。



魏黄初三年(222)。



鄯善、龟兹、于阗王各遣使,入魏都洛阳奉献。



诏曰:“西戎即叙,氐、羌来王,诗、书美之。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,其遣使者抚劳之。”



魏通西域,大肆购买蜀锦,转手卖给西域商人。



黄权脸都绿了,蜀锦贩卖至魏,魏加价两三倍贩卖出去。



还有这样不要脸的?



他上书朝廷,要断绝与魏国的商贸。



刘禅没有放弃,而是以“低价”引诱西域商人前来贸易。



只可惜,魏国的管控非常严格,西域商人若是与蜀中直接贸易,那么他们的货物就会被没收。



曹丕严厉打击这种行为。



没办法,刘禅只好大幅度提高蜀锦的价格,以两倍卖给魏国商人。



这下子轮到魏国傻眼了,这还怎么玩?



他们如果跟着加价,西域商人根本承受不起,两败俱伤。



因此,魏国只好缩小自己的利润,以保持蜀锦的畅销。



他们只是当二手贩子,还能大赚,没什么不满的。



蜀中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,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。



刘禅高兴地给女工、匠人们发了奖金,也就是10斛到100斛粮食不等。



魏国一看蜀锦的地位攀升,无奈地恢复了五铢钱,以促进丝绸之路的发展。



这块大蛋糕,魏国打算满满地吃下。



后来,他们又发现了茶叶的畅销。



蜀茶深受西域商人的喜爱,大批量地购买,抬高了价格。



汉室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。



这份安逸,让刘备都有些不舍得北伐。



一旦平衡被打破,他又得紧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寻一盟主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寻一盟主并收藏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