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禅没有只听关平的一面之词,他派人调查了一番,愈发确定了铁矿的重要性。



“百里黄金地,江南聚宝盆”说的便是大冶铁矿。



南方发展晚,根基薄弱,尤其是江东地区。



孙权能够“坐断江东”绝非偶然,逐鹿中原需要兵、马、器械,相辅相成。



江东地广人稀,意味着兵源很难征召。为了弥补士卒的数量,孙权主要诱惑、逮捕、拉拢山越,让他们从军。



其次是战马,江东地区的地势决定了战马的稀缺,这是绝对的劣势。



因此,孙权只能在器械上弥补,但器械又以铁矿为重。



没有铁矿,他什么都做不了,起初江东完全依靠走私铁矿,为此孙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


直到大冶铁矿的开采,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。



孙权在赤壁之战前,便已攻破黄祖,占据江夏。



他效仿曹操,施行屯田制,设置“军屯”和“民屯”,仅毗陵一地从事民屯的人数曾高达数万口。



后来偶然间,有人发现了大冶铁矿,进献给孙权。



经过十几年的生产、发展,大冶铁矿俨然成为了江东命脉。



仅一年时间,江东便在武昌锻造宝剑1000口、刀10000口。



诸葛亮说过,“决敌之资,惟仰锦尔”,成就了蜀锦之名。



江东依靠什么获得战马、军资?



优质的农具、铁制品等等,都是江东出口之重。



只不过铁器是管制物品,江东比较克制,不像蜀锦一样畅销。



曹丕还是世子的时候,便招揽江东工匠为魏国打造兵器。



关羽攻打铁矿,断了江东的命脉,孙权能不急眼嘛。



所幸费祎出使,给了双方缓和的余地。



刘禅掌控具体情报后,惊出一身冷汗,他也没有想到情况竟如此危急。



“殿下打算去江夏一趟吗?”关兴询问道,他非常担心父亲的状况。



或许在关羽看来,凭借一州之力,足以平定江东。但牵一发而动全身,曹丕不会坐视不管。



大战一起,不是江东灰飞烟灭,就是汉室兵败如山倒,彻底失去平定天下的资本。



没人赌得起。



所幸曹丕是“弑君称帝”,孙权有所顾虑,没有直接靠向他。



“不。”



刘禅拒绝了,解释道:“这时候不能去江夏,若是被有心人利用,夸大一番,会彻底激怒孙权。”



他现在抵达襄阳,形势已经有所变幻。再去前线,真的解释不清楚了。



于是,刘禅安排道:“安国,你亲自去一趟江夏,请叔父回襄阳主持大局。”



“这……”关兴一怔,仿若一座泰岳压来,沉重的压迫感令他浑身一颤。



“殿下,还是我去吧。”张苞抱拳道,他不想让关兴为难。



这件事,可大可小。最终如何发展,谁都无法预料。



“你二人同去。”刘禅沉声道,眉宇间透出一抹忧虑。



“遵命!”二人异口同声,率数百骑奔赴江夏。



二人行至大江,转乘水师船只。



浪涛蹁跹,滚滚东流。



望着无边的大势,关兴心胸豁然开阔。



“安国,你放心,大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,你担心的事绝对不会发生。”



张苞目光沉定,没有丝毫的动摇。



“非是如此,只是忧虑父亲与江东起冲突,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,不好跟殿下交代。”关兴长叹一声。



“放心。”



“无论什么情况,殿下都能解决。江东罢了,若真敢兴风作浪,灭了便是。”



张苞志气高昂,双眸浮现出一股煞气。



船队浩浩荡荡地行进,船舷浪花激荡,发出哗哗的流响。



等到抵达渡口,关兴急不可耐地下船,直奔沙羡。



关羽驻兵于此,虎步江东。



然而刚到城下,关兴略微迟疑了。



望着沙羡巍峨的城墙,关兴仿佛看到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。



这座山,称之为“父”,亦或者“圣”。



关羽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。



在刘禅的推助下,有人立“武圣”之位,称赞关羽。



这是关兴一辈子追逐的目标。



“安国,怎么了?”张苞关切道。



关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而是回忆道:



“自从加入白袍军,追随殿下征战四方,我军屡战屡胜,帐下兵丁都换了一批又一批,我军依旧不败。这是仰仗了殿下的高瞻远瞩,以及独特的练兵之法,非吾之才。殿下才是真正的举世无双。”



说到这里,张苞露出了恍然之色。



“安国何必如此伤感?”



“殿下说过,我们要超越父辈,但未必要真的超越。这是一种信念,一种追求罢了。”



“大丈



夫立于世间,当持三尺之剑,立不世之功。我们站在父辈的肩膀上,能让我们走得更远,无需因此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寻一盟主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寻一盟主并收藏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