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禅被安排为太子后,各种各样的课程都多了起来,安排得满满当当。



只不过他客气地推掉了,只保留了一些必要的。



比如诸葛亮亲自授的课。



刘禅的老师们自然不满了,跑去和刘备哭闹。



太子家令来敏最会来事。



他精通左氏《春秋》,尤其精通《仓颉篇》、《尔雅》的训诂学,常常对刘禅说教。



刘禅“屡教不改”,彻底惹怒了来敏,他亲自和刘备告状。



刘备也很无奈,只是简单地安抚几句。



“陛下如此纵容太子,江山社稷如何长存?”来敏喝道。



企图将刘备喝醒。



来敏也是新野人,属于荆州派。



董卓之乱时,他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,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,后又入蜀中。



是根苗正红的世家、儒家代表。



“阿斗建立如此功勋,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吗?”刘备反问道。



来敏哑口无言。



事实摆在眼前,任何辩驳都是无的。



刘备小时候很野,“不甚乐读书,喜狗马、音乐、美衣服”。



后来,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,深知读书的重要性。因此,他竭尽全力培养刘禅。



就目前来看,刘禅除了经学没有达到标准,各种各样的能力都获得了认可。



刘禅在闲暇的时候,也会读《论语》之类的书,但也就诵读而言,没有像儒家一样钻研。



咬文嚼字!



在刘禅看来,这些完全没有意义。



他只需要懂得书中的道理就好了,背诵全文有什么意义吗?



纯粹是浪费时间。



刘禅已经不需要通过读书来博取出仕的机会了,他是太子!



他要做的,是让汉室强大起来,获得平定乱世、守护天下的能力。



刘禅不是不读书,而是有更重要的事去做。



譬如搞钱。



来敏的行动,注定不会有好结果。



随着刘备精力一天不如一天,刘禅已经开始跟着诸葛亮学习处理政务了。



身为丞相,诸葛亮需要操持很多事,将事精分后,重要的再交给刘备过目。



刘禅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桥梁,互相沟通着。



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。



刘禅很烦恼这些枯燥的工作,一件事若没有思路,甚至需要耗费十天半个月去思索。



当然,也有人说,为何不将政务交给臣子来处理呢?



呵呵。



刘禅只能说有这样想法的人,太嫩了。



身为皇室,没有担当,哪个臣子会服从?



就算所有人都忠心耿耿,不同的派系都会明争暗斗。



刘禅处理过几人的升迁,他为此头疼了很久。



因为要平衡!



升迁里面,也可能暗藏杀机。



刘备在世的时候,旁人基本上没有领军的机会。



包括诸葛亮、赵云。



张飞、关羽算是宗室,关羽得以领军北伐襄樊,张飞曾攻打武都等。



此次南征,是因为有刘禅在,诸葛亮才能担任主帅。



关羽与刘备也亲近,但为何太子妃不能是关羽的女儿?而是选择张飞的女儿?



因为刘备与张飞出身同郡,别小看这一点小差距。



错综复杂的关系,也是刘禅需要了解的。



甚至臣子之间谁的儿子娶了谁家的姑娘,都有人专门记录,呈给刘备看。



朝堂上的孤臣终究是少数,得罪一人很容易得罪一片。



刘禅跟着学习处理政务这段时间,被诸葛亮狠狠地上了一课,然后又被刘备教训了一番。



其他事,但也没什么,轻松自在。



直到费祎传回消息,孙权对于曹魏封王之事非常上头。



费祎联络了江东的几名臣子,很难为汉室争取优势。



于是,他建议刘备释放一些讯号,让孙权感受到友善。



刘备也很为难。



孙权就像是病虎一样,不管他不行,要管就要喂肉。



“孔明,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办?”刘备没辙了,只好向诸葛亮请教。



“臣以为,当召云长归成都,以解江东戒心。”诸葛亮沉声道。



不得不说,姜还是老的辣。



诸葛亮此番提议,解决了朝廷的好几个麻烦。



首先,关羽名望很高,与江东有间隙。



只要关羽在江东一天,孙权就要担心自己的荆州水师顺江而下。



这是矛盾所在。



二来,关羽北伐成功后,位高权重。刘备称帝册封他为大将军,荣誉加于一身。



可是刘备登基,关羽都没有回来,太不像话了。



坐镇荆州是很重要。



难道朝廷就不重要了吗?刘备就不重要了吗?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寻一盟主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寻一盟主并收藏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