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这是为了南中的长治久安。



谯周可不管这些,当他发现诸葛亮虐待南蛮俘虏,逼迫他们修缮道路后,引经据典,与诸葛亮辩驳。



“只是如此而已吗?”刘禅沉吟道,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。



“具体的情况,公子只能去询问军师了。”邓芝无奈道。



自古以来,文武的矛盾都是存在的,以谯周为代表的文官自然不希望年年征战。



对于他们来说,征战没有任何好处,只会让将军们跋扈。



最重要的一点是,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。也不过是换个主子,重新为官。



儒家有信仰,却没有忠诚。



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,并不是特别重要,他们只在乎自己的“抱负”“满腹经纶”能否施展。



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他们才选择志同道合的诸侯,是一种长远的投资。



真正能够做到“忠诚”的臣子,真的没几个。



曹魏取代汉室,司马氏取代曹魏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

刘禅为了了解具体的情况,暂且搁置监工的工作,去拜访了诸葛亮。



“先生遇到麻烦了?”



刘禅拱手一礼,开门见山。



“谯周性格刚直,才学过人,是不可多得的良才啊。假以时日,他必能成为阿斗的左膀右臂。”诸葛亮称赞道。



刘禅:“……”



得了吧。



谯周的学识确实厉害,号称“蜀中孔子”。但他的为人,刘禅不敢苟同。



说来也有些意思,诸葛亮识人的本领远远不如刘备。



历史上刘备在世时,蜀中可谓是人才济济。他看似“无能”,却显现出下面有人“能”。



五虎上将、卧龙凤雏等等,都是刘备一手收拢而来。



刘备撒手人寰后,蜀中连一名大将都难以找出来。



真是无人可用吗?



非也。



是没有像刘备一样的伯乐。



汉高祖刘邦聚集的沛县,真有这么多人才吗?



萧何、曹参、夏侯婴、樊哙等等,是因为刘邦给了他们舞台,造出了这么多英雄。



刘备也具备这样的能力,一路将张飞、关羽提拔上来。



庞统在江东只是郡功曹,到了刘备手里才是凤雏,君臣互相成就。



刘备一亡,蜀国人才就消失了。



诸葛亮太全才了,事必躬亲,任何难题遇到他都能得到解决。



“丞相,你懂天文吗?”



你看呢。



“丞相,你懂军事吗?”



你猜呢。



“丞相,你懂战略吗?”



你瞧好。



玩什么都玩不过诸葛亮,人才自然回家种田了。



可是刘备不同,只要来一个奇人,问懂天文吗?



刘备会将他捧起来,“先生真乃神人也”,高帽子一戴,怎么也要留下。



臣子感受到了尊敬,获得了满足,自然愿意追随刘备。



人才凋零,和执政者有着极大的关联。



能力,并非只是游戏里数据的对比,这只是后人添加的。



历史上,谯周有“全国之功”,刘禅不可能真正地重用他,也不会弃之不用。



臣子怎么可能没有毛病?



令刘禅没有想到的是,刘备、诸葛亮竟都如此看重谯周。



此人的确有几分本事。



“有先生在,左膀右臂还没有谯周的位置。”刘禅直言不讳道。



诸葛亮欣然笑了笑,话锋一转,道:“谯周让我军尽早罢兵,阿斗你怎么看?”



“绝无可能,南蛮不平,南中不安,如何北伐?”刘禅目光刚毅,没有因为些许外力而动摇。



“此事并不简单。”诸葛亮长叹道。



刘禅一惊,追问道:“莫非此间还有隐情?”



诸葛亮一挥羽扇,肃然道:“天子被刺,汉室无主,群臣都希望王上能够担当重责。”



刘禅倏地恍然大悟,原来如此。



在称帝一事上,臣子往往比主君要积极。



这关乎他们伟大的前程!



“父亲答应了吗?”刘禅凝声道。



“王上拒绝了,但群臣不会就此罢休。他们试图以平定南中之功,劝谏王上。”诸葛亮解释道,眼神掌控了一切。



难怪谯周会突然出现,原来抱有这样的心思。



他寄托的是群臣的希望,能不着急吗?



起初南征军计划在冬日结束战役,文武百官还能继续等一等。



现在南征军摆起了持久战的架势,他们坐不住了。



“行军作战,绝非儿戏



。若我军被大势所驱使,反而会留下破绽。”刘禅沉吟道。



诸葛亮很欣赏刘禅的冷静,但他心中也有一种期盼。



他希望看到刘备登基。



这是众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寻一盟主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寻一盟主并收藏三国:重生为阿斗,开局扶刘备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