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:南中之议
mp;ap;rdquo;刘禅询问道。
没想到诸葛亮竟沉默了。
汉军北伐时,他负责经营后方,粮草、物资大都是从巴蜀之地调遣。
至于南中四郡聚集起来的物资,还不足蜀郡一地。
除了贫富差距的影响,最重要的是南中的百姓并非像刘备所说的那样,心向朝廷。
大部分≈ldquo;百姓≈rdquo;,都是南中八姓以及南蛮土著。
诸葛亮不敢逼迫南中太甚。
反观巴蜀之地的百姓,倾家荡产也要增援汉军。
这就是差距。
诸葛亮的沉默,让刘备心神一颤,他没有想到南中的局势,竟真的像刘禅所说的一样。
≈ldquo;此去孩儿只是调查、了解,等到摸索到了具体的情报,再向父亲汇报。≈rdquo;刘禅凝声道。
≈ldquo;这种事派遣一名臣子去即可,阿斗何必亲自跑一趟。≈rdquo;刘备担忧道。
≈ldquo;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更何况,南中也是大汉的疆土,孩儿去巡视一圈弘扬汉室的仁义,也能收南中百姓的心。≈rdquo;
≈ldquo;南中盗匪猖獗,民风彪悍,不同巴蜀。≈rdquo;诸葛亮提醒道。
≈ldquo;先生放心,学生决定带上白袍军,顺便练兵。≈rdquo;刘禅拱手道。
白袍军编制五千人,足够保护刘禅了。
诸葛亮却嘴角一抽,思绪翻涌。
这哪里是去巡视?
带上白袍军,和作战差不多了。
刘备沉吟了良久,最终还是答应了刘禅的请求。
南中的稳定能够为北伐提供助益,至少不会拖后腿。
如果不趁着这段时间解决忧患,孙权、曹丕不会给机会等待。
目前蜀中与江东的盟约,就像是一张白纸,撕拉就没了。
南中地区能稳则稳。
刘禅获得授权后,立即招兵买马,补全白袍军的编制。
尔后,他专门请了邓芝担任长史。
邓芝略一拱手,道:≈ldquo;公子何不再请一人。≈rdquo;
≈ldquo;何人?≈rdquo;刘禅好奇道。
≈ldquo;李恢。≈rdquo;
李恢是正儿八经的益州郡(建宁郡)人,南中大姓出身。
南中大姓包括爨、孟、李、董、雍、毛、朱、吕等,李恢初为益州郡督邮,后来他的姑父姑父爨习犯了事,李恢也受牵连而被免官。
爨习只是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,但他是大姓出身,有护身符啊。
益州郡太守董和考虑到影响,恢复了李恢的职位,又将李恢推荐到州府任官。
李恢刚到半路,听说刘备从葭萌关攻打刘璋,他认为刘璋必败,于是直接前来投奔刘备。
建安十九年(214年),马超密信请降,刘备派遣李恢与马超接触,成功说服了马超。
如果有身为大姓的李恢随行,刘禅南中之行必然会顺利很多。
于是,刘禅安排了一些礼物后,前去拜访李恢。
李恢非常意外,热切地迎接了刘禅。
二人简单地寒暄过后,刘禅切入主题道:
≈ldquo;禅要前往南中,不知先生可否一同前往?≈rdquo;
李恢心神震颤,眼睛圆睁望着刘禅,半晌才恢复过来。
≈ldquo;公子此去南中,所为何事?≈rdquo;翌日一早,刘备便起身处理政务。
昨夜丑时未睡,又早早起身,他难免打了几个呵欠。
≈ldquo;孤这身体,不如年轻时候了。≈rdquo;
≈ldquo;王上身强体健,即大汉百姓之福,今日就不必熬夜了吧。≈rdquo;诸葛亮劝说道。
≈ldquo;善。≈rdquo;
眼看囤积的政务还有两天就能处理完毕,刘备强打着精神,埋头苦干。
现在益州、荆州到处需要钱建设生产,可是掏空府库刘备也拿不出来。
军队的军饷、抚恤金、武装也是极大地开支,刘备不禁愁眉苦脸。
≈ldquo;孔明,继续铸造直百通宝如何?≈rdquo;
这项工作已经被刘禅停了,直百通宝是大钱,真的对百姓没有影响吗?
肯定是有影响的。
粮食价格压制得妥妥的,为百姓提供了生存的便利。
但布匹、农具、食盐这些价格都在往上增长,百姓望而却步。
≈ldquo;按照公子的话说,非战争时期还是克制一些比较好,趁着这两年比较安定,还能把市场、价格调整一番。铸造大钱,不如等互市盈利。≈rdquo;
诸葛亮拒绝了刘备的提案,赞同刘禅的安排。
钱,一定要花在刀刃上。
≈ldquo;互市?≈rdquo;
≈ldquo;恐怕没这么容易,若是蜀中的货物畅销,孙权和曹丕一定会竭力克制。≈rdquo;
≈ldquo;到时候能够挣多少钱,还要看他们二人的脸色。≈rdquo;
刘备怅惘一叹,并非对互市茫然无知。
诸葛亮脸色顿时肃穆,沉吟道:≈ldquo;王上,你知道大钱来的容易,为何曹丕没有效仿吗?≈rdquo;
话说到这份上,刘备自然有所理解。
孙权、曹丕对世家大族的依赖,远胜于刘备。
这种拿镰刀割肉的事,必然会遭到群臣的反对。
刘备铸造直百通宝,获得了实际的好处,却也伤了一些豪强的心。
若是变本加厉收割,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
汉高祖刘邦时期,将土地分给了穷人,百姓干劲特别足。只过了三四十年,这些土地又向少数人集中,土地兼并愈演愈烈。
穷人遭遇变故,只能卖地度过难关。再加上地主豪强巧取豪夺,普通百姓根本招架不住。
汉武帝时期,大地主已经有很多了,为了控制这些地主豪强,汉武帝用了最霸气的办法,将这些人全部迁徙到文帝、景帝的陵墓旁,强行控制。
到了汉成帝,没有足够的能力了,地主豪强开始畜养家丁。
长安有个地主豪强的仆役打死了一个人,县官去逮捕凶犯,几千人围过来,把县令吓得半死。
到了东汉末年,世家大族的能耐更不必说。糜家在徐州的时候,有仆役万人,一座偏僻的县城,也才这点人口啊。
巴蜀之地的情况要好一点,刘禅当初提出将无主的土地收
回官府,重新分配耕种的时候,也是极其危险的。
地主豪强才是真正的统治势力,他们未必会买诸侯的账。
为何蜀国建立的时候,人口统计才百万左右,除了私藏人口,还有统计不完全。
南中如此混乱,没有章法,很难进行统计。
直百通宝收割了地主豪强,但刘禅、诸葛亮都安排了大义的借口,也就是战争、匡扶汉室,逼迫他们割肉。
若是说缺钱修路什么的,要铸造直百通宝收割他们,恐怕他们不反也要反。
太欺负豪强了。
任何时候来钱快,都会使人迷茫,刘备就是如此。
诸葛亮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现状,一身才识功不可没。
大钱制作得再精美,百姓再认可,对于经济肯定是有破坏的。
钱不可能凭空冒出来,
≈ldquo;唉,看来这个任务只能交给阿斗和孔明了。&
没想到诸葛亮竟沉默了。
汉军北伐时,他负责经营后方,粮草、物资大都是从巴蜀之地调遣。
至于南中四郡聚集起来的物资,还不足蜀郡一地。
除了贫富差距的影响,最重要的是南中的百姓并非像刘备所说的那样,心向朝廷。
大部分≈ldquo;百姓≈rdquo;,都是南中八姓以及南蛮土著。
诸葛亮不敢逼迫南中太甚。
反观巴蜀之地的百姓,倾家荡产也要增援汉军。
这就是差距。
诸葛亮的沉默,让刘备心神一颤,他没有想到南中的局势,竟真的像刘禅所说的一样。
≈ldquo;此去孩儿只是调查、了解,等到摸索到了具体的情报,再向父亲汇报。≈rdquo;刘禅凝声道。
≈ldquo;这种事派遣一名臣子去即可,阿斗何必亲自跑一趟。≈rdquo;刘备担忧道。
≈ldquo;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更何况,南中也是大汉的疆土,孩儿去巡视一圈弘扬汉室的仁义,也能收南中百姓的心。≈rdquo;
≈ldquo;南中盗匪猖獗,民风彪悍,不同巴蜀。≈rdquo;诸葛亮提醒道。
≈ldquo;先生放心,学生决定带上白袍军,顺便练兵。≈rdquo;刘禅拱手道。
白袍军编制五千人,足够保护刘禅了。
诸葛亮却嘴角一抽,思绪翻涌。
这哪里是去巡视?
带上白袍军,和作战差不多了。
刘备沉吟了良久,最终还是答应了刘禅的请求。
南中的稳定能够为北伐提供助益,至少不会拖后腿。
如果不趁着这段时间解决忧患,孙权、曹丕不会给机会等待。
目前蜀中与江东的盟约,就像是一张白纸,撕拉就没了。
南中地区能稳则稳。
刘禅获得授权后,立即招兵买马,补全白袍军的编制。
尔后,他专门请了邓芝担任长史。
邓芝略一拱手,道:≈ldquo;公子何不再请一人。≈rdquo;
≈ldquo;何人?≈rdquo;刘禅好奇道。
≈ldquo;李恢。≈rdquo;
李恢是正儿八经的益州郡(建宁郡)人,南中大姓出身。
南中大姓包括爨、孟、李、董、雍、毛、朱、吕等,李恢初为益州郡督邮,后来他的姑父姑父爨习犯了事,李恢也受牵连而被免官。
爨习只是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,但他是大姓出身,有护身符啊。
益州郡太守董和考虑到影响,恢复了李恢的职位,又将李恢推荐到州府任官。
李恢刚到半路,听说刘备从葭萌关攻打刘璋,他认为刘璋必败,于是直接前来投奔刘备。
建安十九年(214年),马超密信请降,刘备派遣李恢与马超接触,成功说服了马超。
如果有身为大姓的李恢随行,刘禅南中之行必然会顺利很多。
于是,刘禅安排了一些礼物后,前去拜访李恢。
李恢非常意外,热切地迎接了刘禅。
二人简单地寒暄过后,刘禅切入主题道:
≈ldquo;禅要前往南中,不知先生可否一同前往?≈rdquo;
李恢心神震颤,眼睛圆睁望着刘禅,半晌才恢复过来。
≈ldquo;公子此去南中,所为何事?≈rdquo;翌日一早,刘备便起身处理政务。
昨夜丑时未睡,又早早起身,他难免打了几个呵欠。
≈ldquo;孤这身体,不如年轻时候了。≈rdquo;
≈ldquo;王上身强体健,即大汉百姓之福,今日就不必熬夜了吧。≈rdquo;诸葛亮劝说道。
≈ldquo;善。≈rdquo;
眼看囤积的政务还有两天就能处理完毕,刘备强打着精神,埋头苦干。
现在益州、荆州到处需要钱建设生产,可是掏空府库刘备也拿不出来。
军队的军饷、抚恤金、武装也是极大地开支,刘备不禁愁眉苦脸。
≈ldquo;孔明,继续铸造直百通宝如何?≈rdquo;
这项工作已经被刘禅停了,直百通宝是大钱,真的对百姓没有影响吗?
肯定是有影响的。
粮食价格压制得妥妥的,为百姓提供了生存的便利。
但布匹、农具、食盐这些价格都在往上增长,百姓望而却步。
≈ldquo;按照公子的话说,非战争时期还是克制一些比较好,趁着这两年比较安定,还能把市场、价格调整一番。铸造大钱,不如等互市盈利。≈rdquo;
诸葛亮拒绝了刘备的提案,赞同刘禅的安排。
钱,一定要花在刀刃上。
≈ldquo;互市?≈rdquo;
≈ldquo;恐怕没这么容易,若是蜀中的货物畅销,孙权和曹丕一定会竭力克制。≈rdquo;
≈ldquo;到时候能够挣多少钱,还要看他们二人的脸色。≈rdquo;
刘备怅惘一叹,并非对互市茫然无知。
诸葛亮脸色顿时肃穆,沉吟道:≈ldquo;王上,你知道大钱来的容易,为何曹丕没有效仿吗?≈rdquo;
话说到这份上,刘备自然有所理解。
孙权、曹丕对世家大族的依赖,远胜于刘备。
这种拿镰刀割肉的事,必然会遭到群臣的反对。
刘备铸造直百通宝,获得了实际的好处,却也伤了一些豪强的心。
若是变本加厉收割,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
汉高祖刘邦时期,将土地分给了穷人,百姓干劲特别足。只过了三四十年,这些土地又向少数人集中,土地兼并愈演愈烈。
穷人遭遇变故,只能卖地度过难关。再加上地主豪强巧取豪夺,普通百姓根本招架不住。
汉武帝时期,大地主已经有很多了,为了控制这些地主豪强,汉武帝用了最霸气的办法,将这些人全部迁徙到文帝、景帝的陵墓旁,强行控制。
到了汉成帝,没有足够的能力了,地主豪强开始畜养家丁。
长安有个地主豪强的仆役打死了一个人,县官去逮捕凶犯,几千人围过来,把县令吓得半死。
到了东汉末年,世家大族的能耐更不必说。糜家在徐州的时候,有仆役万人,一座偏僻的县城,也才这点人口啊。
巴蜀之地的情况要好一点,刘禅当初提出将无主的土地收
回官府,重新分配耕种的时候,也是极其危险的。
地主豪强才是真正的统治势力,他们未必会买诸侯的账。
为何蜀国建立的时候,人口统计才百万左右,除了私藏人口,还有统计不完全。
南中如此混乱,没有章法,很难进行统计。
直百通宝收割了地主豪强,但刘禅、诸葛亮都安排了大义的借口,也就是战争、匡扶汉室,逼迫他们割肉。
若是说缺钱修路什么的,要铸造直百通宝收割他们,恐怕他们不反也要反。
太欺负豪强了。
任何时候来钱快,都会使人迷茫,刘备就是如此。
诸葛亮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现状,一身才识功不可没。
大钱制作得再精美,百姓再认可,对于经济肯定是有破坏的。
钱不可能凭空冒出来,
≈ldquo;唉,看来这个任务只能交给阿斗和孔明了。&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(2/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