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:刘禅的运筹【求首订】
自魏公子曹彰府,为我孙氏示警。”孙权正色道。
轰!
吕蒙脑海一震,但仍然不敢相信,他从孙权手中接过帛书,上面连印鉴都没有,旋即松了一口气。
“主公,莫要中了刘备军的奸计。”
“魏王曹丕怎么可能攻打江东?要攻打也是攻打刘备啊!”
吕蒙又询问了潘璋一些获得信件的细节,潘璋一五一十地回答了。
“今日是末将负责值守,便率亲卫巡视营地,一切正常。”
“忽然有斥候禀告,说在一棵树上发现了一支羽箭,上面带着这一封帛书。”
“末将立即带人前去调查,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,送信之人藏头露尾,确实不可信。”
潘璋也觉得此事有蹊跷,若真是曹彰府的仆役送来文书,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入营,根本没必要这样。
这一封密信,牵动了孙权的心。
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”
“即刻派人前去濡须坞示警,命他们提前警惕、时刻防备。”
“并且派密探到江淮地区打探消息,搜寻曹军行动的情报。”
孙权做事谨慎,不会留下破绽。
目前他只需要吩咐下去,至于增兵暂且搁置。
诸葛恪却格外地警惕起来,这难道真是刘备军的恶作剧吗?
如此拙劣的手段,根本不像出自神谋法孝直。
所幸孙权已经做出安排,情况应该不会太糟糕。
“魏王曹丕新立,需要安抚境内,短时间内不会有所作为。”
“但绝对不能小瞧此人,他身边还有司马懿、蒋济、刘晔等谋士,非等闲之辈。”
“如今我江东北方防线虚弱,魏军趁势夺取战略要点的可能性还是有的。”
“毕竟,魏王也是要立威的,还有什么比战功更好的立威方式呢?”
诸葛瑾再次提醒孙权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“子瑜所言极是,唯有步步为营,才能守住江东基业。”孙权赞同道。
归根结底,他与曹丕不熟,他对曹丕没有自信。
突然,孙权怀念起与曹操对决的时光,知己知彼,几乎没吃过什么大亏。
翌日,孙权的示警使者刚派出去不久,濡须坞守将贺齐、吕范的信件便抵达了江东军营。
“合肥张辽异动,商贾之间有消息流传称曹军要南下,人心惶惶。”
简单的一句话,还是捕风捉影,却令孙权无比地警惕。
他刚收到来自曹彰府的示警,紧接着濡须坞便有曹军南下的流言。
真的只是巧合吗?
还是,风雨欲来。
贺齐、吕范都是孙权极其器重的英才,为将谨慎,他们绝对不会因为“流言”而汇报,一定是经过多方面的验证。
只是没有确切的情报,他们无法百分百肯定曹军会南下,但可能性极大。
轰!
吕蒙脑海一震,但仍然不敢相信,他从孙权手中接过帛书,上面连印鉴都没有,旋即松了一口气。
“主公,莫要中了刘备军的奸计。”
“魏王曹丕怎么可能攻打江东?要攻打也是攻打刘备啊!”
吕蒙又询问了潘璋一些获得信件的细节,潘璋一五一十地回答了。
“今日是末将负责值守,便率亲卫巡视营地,一切正常。”
“忽然有斥候禀告,说在一棵树上发现了一支羽箭,上面带着这一封帛书。”
“末将立即带人前去调查,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,送信之人藏头露尾,确实不可信。”
潘璋也觉得此事有蹊跷,若真是曹彰府的仆役送来文书,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入营,根本没必要这样。
这一封密信,牵动了孙权的心。
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”
“即刻派人前去濡须坞示警,命他们提前警惕、时刻防备。”
“并且派密探到江淮地区打探消息,搜寻曹军行动的情报。”
孙权做事谨慎,不会留下破绽。
目前他只需要吩咐下去,至于增兵暂且搁置。
诸葛恪却格外地警惕起来,这难道真是刘备军的恶作剧吗?
如此拙劣的手段,根本不像出自神谋法孝直。
所幸孙权已经做出安排,情况应该不会太糟糕。
“魏王曹丕新立,需要安抚境内,短时间内不会有所作为。”
“但绝对不能小瞧此人,他身边还有司马懿、蒋济、刘晔等谋士,非等闲之辈。”
“如今我江东北方防线虚弱,魏军趁势夺取战略要点的可能性还是有的。”
“毕竟,魏王也是要立威的,还有什么比战功更好的立威方式呢?”
诸葛瑾再次提醒孙权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“子瑜所言极是,唯有步步为营,才能守住江东基业。”孙权赞同道。
归根结底,他与曹丕不熟,他对曹丕没有自信。
突然,孙权怀念起与曹操对决的时光,知己知彼,几乎没吃过什么大亏。
翌日,孙权的示警使者刚派出去不久,濡须坞守将贺齐、吕范的信件便抵达了江东军营。
“合肥张辽异动,商贾之间有消息流传称曹军要南下,人心惶惶。”
简单的一句话,还是捕风捉影,却令孙权无比地警惕。
他刚收到来自曹彰府的示警,紧接着濡须坞便有曹军南下的流言。
真的只是巧合吗?
还是,风雨欲来。
贺齐、吕范都是孙权极其器重的英才,为将谨慎,他们绝对不会因为“流言”而汇报,一定是经过多方面的验证。
只是没有确切的情报,他们无法百分百肯定曹军会南下,但可能性极大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(2/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