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


于浑浊的朝堂之中独树一帜,堪称出淤泥而不染。



无论出任何地皆严明律法,所到之处无不政治清明。



李兴的话语无疑引起了他的共鸣。



“朝政如此,为之奈何。”曹操欲言又止,最终只得轻叹道。



在经历了这些年的仕途坎坷,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愣头青了。



残酷的现实使得他不得不改变。



“朝政如何,你我之力难以改变,但我等身为汉臣,自当尽力而为,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。”李兴直视着曹操道。



自幼被父亲耳提面命,对于汉室他同样有着浓厚的感情。



若非知道事不可为、不破不立,他甚至曾经有过延续大汉的想法。



此时对于曹操所说的话,虽然是别有用心,但却也发自肺腑。



“我等所能做的便是尽快平叛,还天下太平。劝谏陛下广开言路、整顿吏治,重振朝纲。”目光深邃的看着李兴,曹操若有所指的说道。



心思机敏的他如何看不出李兴的话别有深意,恐有所求。



“孟德兄所言不错,唯有朝堂清明,方得黎民安定。可眼下之事,是这数万俘虏和周边数十万的流民,该如何处置?若是处理不当,恐怕叛乱又将复返。”



“俘虏尽皆坑杀,一劳永逸。”眼神之中闪过一丝不忍,但曹操还是狠厉道。



官兵的兵力毕竟不占优势,虽然依仗着一把大火取得了以弱胜强的骄人战役。



但要想看好数倍于几的俘虏,风险太高。



而且朝廷不可能安置的了如此大规模的流民俘虏,一旦处理不好恐又是一场起义兵变。



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釜底抽薪,效仿白起坑赵、项羽坑秦,将这些隐患直接坑杀。



“如此有伤天和,这些人半年之前多半还都是我大汉麾下勤勤恳恳的百姓,百姓孟德兄忍心吗。”



“况且屠戮俘虏,恐怕还须得朝廷同意。谁愿意担此罪名?”



“志远你有何良策,直言便是。”



李兴侧身看向北方,双手后背,目光怅然:“迁民辽东。”



“孟德兄,你我一见如故,我索性直言。辽东民少,幽州一个州的百姓数量恐怕还不及豫州的一个郡多。边境地多人少,而且亟需兵源抵御外敌。”



“而中原地区,因天灾人祸,诸多百姓无田可耕、无家可住,不若迁于边疆,一举两得。”



“同样,这些俘虏也尽可压往辽东修补城墙、建设道路,让他们以役补过,也给他们条活路。”



曹操闻言,沉默了片刻,随后沉声道:“贤弟此策确好,但有两大弊端。”



“其一,辽东之地千里之外,这些流民如何能赶到?路上所耗费的钱粮不可数计,谁来支撑?”



“其二,大规模纳降移民过于显眼,必会被有心之人攻讦,特别是贤弟你,此前刚刚得罪了十常侍,若是再行此事,恐怕谗言之下,陛下会降罪于你。”



李兴轻叹了口气。



他如何不知这般作为弊端甚多,但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三国之北方苍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不大的肥猫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不大的肥猫并收藏三国之北方苍狼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