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孙渊见状急忙拖着脚镣,并伸出带着镣铐的手,率先一步将酒壶抢到手里替二人斟好了酒。
丞相钟繇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个,跟他子侄一辈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,久久无语。
终究还是公孙渊率先说话了,只见他主动端起面前的酒,面色平静的说道,“多谢老大人前来为我送行,渊敬老大人一杯。”
话音方落,那杯酒也已经被公孙渊昂首喝了下去,“哈哈哈,老大人带来的酒,果然是好酒啊。”
沉默片刻之后,钟繇也还是端起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,“其实早在建安年间啊,汝叔父公孙恭兵败,汝刚刚继位之初。故司徒刘子扬(刘晔),就曾经上书劝谏过太祖皇帝(曹操)。
他说你们辽东公孙氏,世权日久,今若不诛,后必生患。若日后心怀二心兴兵,于事可就为难了。不如趁你新立,有朋党又有仇敌,出其不意兵临辽东,然后再开设赏募,不劳师便可定之。这样就绝对可以永绝后患了。”
公孙渊自顾自的喝着酒,随即微微点头,咂咂嘴说道,“刘子扬,不愧有佐世之才,对十数年后的天下大势都看的那么清楚,太祖皇帝当时要是采纳了他的建议,恐怕也不会有今日的祸端了。对天下来书,其实也是一件好事。”
钟繇对公孙渊的话,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意外,接着不紧不慢的说道,“你可知道,当时太祖皇帝为什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嘛?”
闻言,公孙渊端着酒杯边饮边说道,“因为太祖皇帝不信任他?”
钟繇随即摇了摇头。
“那是因为,当时的兵力不足,东吴和西蜀两大敌还未清除?”
听到这里,钟繇的脸上露出了些许不懈的表情,“当时的西蜀和东吴,已然日落西山,没有几天了。朝廷要是真想对你们动手的话,挤出个五六万兵马还是可以的。况且,你辽东新败,士气低迷。辽东人口不过百余万,而你的这二十万大军,也是近几年竭泽而渔才得来的。辽西败之后,你们还有战力的兵士不过也就六七万罢了。”
这下公孙渊反而有点儿不明所以了,微微皱着眉头疑问道,“那是因为什么,还请老大人为我解惑。”
钟繇在桌面上的右手,不自觉的敲击着桌面说道,“当时太祖皇帝确实起了要趁势平定辽东的心意,可最终没下决心,是因为曾经问策过老夫,最终却被老夫给回绝了。”
公孙渊闻之大惊,他想到过种种原因,却没有想到是眼前的这位老人,“您?为什么?”
钟繇苦涩一笑,轻轻呼出一口浊气,缓缓说道,“这也是为什么,今日我来给你送行的原因。”
听到这里,公孙渊放下从开始就一直握在手里的酒杯,坐直了身子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,“请老大人为我解惑!”
钟繇长叹一声,有些唏嘘的说道,“其实这件事,当世所知道的人并不多,就连当世的陛下都不知道。如今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,也就只剩下老夫一个人了。当初太祖皇帝亲征乌桓,破袁氏兄弟。随后袁氏兄弟逃奔你们辽东,可最后却被你的父亲杀了,甚至头颅都被送到了洛阳。”
公孙渊听到这里还是疑惑不已,“这件事情,天下皆知。家父也正是因为这件事,才坐稳了辽东太守的位子,更是被朝廷封作襄平县侯,迁任左将军。”
钟繇不屑的一笑,“你以为朝廷的县侯就
丞相钟繇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个,跟他子侄一辈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,久久无语。
终究还是公孙渊率先说话了,只见他主动端起面前的酒,面色平静的说道,“多谢老大人前来为我送行,渊敬老大人一杯。”
话音方落,那杯酒也已经被公孙渊昂首喝了下去,“哈哈哈,老大人带来的酒,果然是好酒啊。”
沉默片刻之后,钟繇也还是端起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,“其实早在建安年间啊,汝叔父公孙恭兵败,汝刚刚继位之初。故司徒刘子扬(刘晔),就曾经上书劝谏过太祖皇帝(曹操)。
他说你们辽东公孙氏,世权日久,今若不诛,后必生患。若日后心怀二心兴兵,于事可就为难了。不如趁你新立,有朋党又有仇敌,出其不意兵临辽东,然后再开设赏募,不劳师便可定之。这样就绝对可以永绝后患了。”
公孙渊自顾自的喝着酒,随即微微点头,咂咂嘴说道,“刘子扬,不愧有佐世之才,对十数年后的天下大势都看的那么清楚,太祖皇帝当时要是采纳了他的建议,恐怕也不会有今日的祸端了。对天下来书,其实也是一件好事。”
钟繇对公孙渊的话,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意外,接着不紧不慢的说道,“你可知道,当时太祖皇帝为什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嘛?”
闻言,公孙渊端着酒杯边饮边说道,“因为太祖皇帝不信任他?”
钟繇随即摇了摇头。
“那是因为,当时的兵力不足,东吴和西蜀两大敌还未清除?”
听到这里,钟繇的脸上露出了些许不懈的表情,“当时的西蜀和东吴,已然日落西山,没有几天了。朝廷要是真想对你们动手的话,挤出个五六万兵马还是可以的。况且,你辽东新败,士气低迷。辽东人口不过百余万,而你的这二十万大军,也是近几年竭泽而渔才得来的。辽西败之后,你们还有战力的兵士不过也就六七万罢了。”
这下公孙渊反而有点儿不明所以了,微微皱着眉头疑问道,“那是因为什么,还请老大人为我解惑。”
钟繇在桌面上的右手,不自觉的敲击着桌面说道,“当时太祖皇帝确实起了要趁势平定辽东的心意,可最终没下决心,是因为曾经问策过老夫,最终却被老夫给回绝了。”
公孙渊闻之大惊,他想到过种种原因,却没有想到是眼前的这位老人,“您?为什么?”
钟繇苦涩一笑,轻轻呼出一口浊气,缓缓说道,“这也是为什么,今日我来给你送行的原因。”
听到这里,公孙渊放下从开始就一直握在手里的酒杯,坐直了身子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,“请老大人为我解惑!”
钟繇长叹一声,有些唏嘘的说道,“其实这件事,当世所知道的人并不多,就连当世的陛下都不知道。如今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,也就只剩下老夫一个人了。当初太祖皇帝亲征乌桓,破袁氏兄弟。随后袁氏兄弟逃奔你们辽东,可最后却被你的父亲杀了,甚至头颅都被送到了洛阳。”
公孙渊听到这里还是疑惑不已,“这件事情,天下皆知。家父也正是因为这件事,才坐稳了辽东太守的位子,更是被朝廷封作襄平县侯,迁任左将军。”
钟繇不屑的一笑,“你以为朝廷的县侯就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(2/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