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


所以人家姜常喜到哪都先置办合适的庄子,确保自家人的粮食供给。



周澜:「夫人经营田庄这些年,每年出产都是最好的,我信夫人,就用夫人手里的粮种。」



姜常喜心说,这也不是你随口说,我就能应的,中间手续还是要齐备一些:「我也不是非得同周大人合作,关键还是价钱,而且我认为,周大人还是派个人来同我



谈这个事情,毕竟咱们夫妻之间,周大人还是避嫌的好。」



若不是没法,姜常喜都不愿意牵扯进去。周大人就不知道,自己竟然还不能同夫人谈事情了。



姜常喜:「实话说了吧,若不是你去年就捐了一万两银子,这些粮种,我作为家属给你用了都成,可真不成了,地主家也没有存粮了,搁不住你这么大方。」



所以种子就要商量价钱的。看着自家夫人一本正经的脸,周大人不得不承认,他谈不下来这买卖。



周大人笑着跑去衙门那边的。贤内助不过如此,想到他前面了。至于价钱,应该的。



而且姜常喜把后续可能承担的风险都想好了,自己提供粮种,万一到时候收成差了,怎么同朝廷交代,契书上都要写明白的,天灾什么的都是影响。



购买她的粮种,只能同官府下发的那些粮种做同年对比。她对自己耕种的本事,那是真有信心。



当然了,若不是为了周澜,她真的不会冒这种风险。吃独食也很快乐的。



先生都说,女弟子虽然胆子小了点,本事差了点,怕事了点,其他的还是可以的。规避风险,那是应该的。



至少粮种这块,姜常喜考虑的仔细。把可能存在因素都考虑进去,风险才能降低。



而且那也是应急之道,很冒进的。让姜常喜说,这东西她至少要在这个地方,弄个三五年,才能出来最佳的成果。



可惜没有时间给她慢慢折腾。



姜常喜强调了一句:「我的这些粮种,只能是备用,没有办法的办法,官府出品,毕竟还是有保障的。」



人家就不同官府比肩,到时候真有个差池,她也好有个说辞。



而且这些都是同周达人以外的官员商谈的。



看着那份仔细到极致的契书,周澜就明白,若不是为了自己,姜常喜就不会同郡守府往来。



毕竟身份特殊,到时候好不好的,都容易让人拿出来说事。



周澜:「夫人的谨慎,周澜都明白的,其实大家更明白的还是,年前竟然没有等来敌袭,齐舅舅都说很是罕见,少有这么长时间,不受外敌骚扰的。」



所以这段时间边军那边戒备的严,就怕关口之外的那些耕地到时候要受到些波及。



不然的话,官府准备的粮种还是充足的。真的就是以防万一的。(2/2)

章节目录

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程嘉喜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程嘉喜并收藏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