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过请帖,苏晴一目十行快速的翻看了起来。



“魏老板资助援建的一座私塾,明天开始正式招生授课,要我去参加典礼做劝学演讲?”苏晴看完随手将请帖扔给小雅。



“那公子去还是不去呢?”



“去做什么……等等,劝学讲学是不是我的工作?”



“公子,一方县令的政务主要有三,审案断案,解百姓纠纷。缉盗擒贼,守一方安宁,劝学讲义,教化百姓。”



“既然是工作的事那得去了。”



“那我这就通知李捕头,明天好安排护卫。”



“不用,带上展昭就行了。”



小雅嘴角微微一动,却最终没有说话。



第二天吃过早饭,苏晴带着两个丫鬟,展昭驾着马车缓缓的向西郊走去。魏老板所说的私塾位于县城西南二十里的魏家集。



大玉国自开国以来就把教化定位国策,百年来一直努力新办教育。正因如此,才能天下诸国一十八,文脉七姓占三家。



但即便如此,要想将教育真正普及也千难万难。



为此,玉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。比如,如果商人兴办教育的话就可以获得官商资格,或者可以减免部分税收。



魏老板创办私塾,并不是他多慈善,主要还是为了谋取官商经营资格而已。



私塾招生的范围是魏家集周边十七个村子,学校虽然建成了,但要是没有孩子来读书学校还是不成。



这个时代,百姓没有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,对多数百姓来说,读书,当官太过遥远,远不如省点钱,早点下地干活来的实在。



所以劝孩子读书,劝治下百姓将孩子送去读书就是苏晴的工作重心了。



魏家私塾占地三亩,私塾周围砌了高高的土墙,有三排联排红瓦砖房,共计十八间教室。如果能坐满,可容纳至少六百个孩子读书。



何家集周围有十七个村子,单单一个村子,适龄读书的孩子至少一百个,全部加起来有近三千个适龄孩子。但苏晴,却担心可容六百个学生的私塾坐不到一半。



私塾的操场的空地上,坐满了黑压压的百姓。



他们来参加私塾招生不是他们多关心孩子读书,这些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闲的来看热闹。尤其是知道苏晴要来劝学演讲,过来沾沾仙气的。


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国之大计,教育为本。读书,不仅可以明是非,知福祸,更可以改变命运,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,还是整个家族的命运。



你们的孩子会是未来的秀才,未来的举人,未来的进士。有了功名,做了官,你们就是官老爷的爹。



当官算什么本事?做官老爷的爹才是真本事。世上还有什么比这事跟光耀门楣的?



你们很多人会想,读书要花那么多钱,这笔钱省下来买衣服,买肉吃不好么?



但是,穿在身上的衣服会一天天的破,几年之后不值一文,吃进肚子里的肉要不了一天,是啥味道都想不起来了。



但读进肚子里的书,你们永远不会少,永远不会变。读书,不一定能考取功名,不读书,永远不能成功。



对你们来说,读书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我的武道靠破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为谁陨落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谁陨落并收藏我的武道靠破案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