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

但即便三法司反应很快,可仍挡不住朝野激烈的反弹声。



在崇祯与宫里到了刘太妃,张皇后进行‘解释’的时候,宫外飞入宫里的奏本是一道接着一道。



先是‘侄弑叔’的伦理亲情疏;接着是‘宗室,陛下之臂膀,社稷之基石’的大义疏;而后是提及了神宗,光宗,天启待宗室的回忆疏。



还有众多五花八门的奏本,理由各不相同,目的却是统一--为福王申辩,恳请崇祯收回成命。



京城里,更是出现了乱七八糟的流言蜚语,甚至于传出,崇祯要屠戮宗室的恶毒流言。



结果,只出现了不到半天,就消弭了。



三法司,顺天府,西厂齐齐出动,抓了足足近百人,硬生生的将这种谣言给遏制住。



当夜。



鲁王带着重礼,来到了杨景辰的府邸。



密室里,两根小蜡烛不足以将整个密室照亮,只能看到两人的大半张脸。



杨景辰看着眼前一脸笑容的鲁王,桌上摆着的一幅画,一口小鼎,外加两块玉,心里直叹气。



他早年间,受过鲁王的恩惠,实在推拖不得。



鲁王在黑暗中伸出手,轻轻推了推桌上几样东西,低声道:“阁老放心,没有其他意思,就是恳请指点迷津。”



杨景辰看着几样东西,心里百爪挠心,最终还是没敢收,往回推了推,道:“东西我就不收了,不过,有些话,我可以告诉王爷。”



鲁王大喜,连忙抬手道:“请阁老指教。”



杨景辰沉吟片刻,道:“陛下处置福王,固然是杀鸡骇猴,却也未尝是一时冲动,多半是早有谋划。陛下想看王爷的反应,也想看看十王府里众多藩王的反应。”



鲁王神色不动,这一点,他已经想到了。



杨景辰看着他,道:“王爷现在要做的,就是向陛下表明王爷的忠君体国。”



鲁王若有所动,道:“请阁老继续说。”



杨景辰沉默片刻,道:“山东的革弊,您不但不能阻挠,还得主动站出来支持,要在行动上表现的很高调。这是其一。其二,鲁王受世代君王恩泽,而今国艰,您得拿出身为宗室藩王的应有的气魄来。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王爷要抢在所有人前面。做第二,就不值钱了。”



鲁王面色沉思,旋即恍然的就起身,抬着手道:“多谢阁老。”



杨景辰神色如常,道:“今夜王爷没来过,若是传出去,本官断然不会承认。”



鲁王诚恳道:“阁老放心,此事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。”



杨景辰又瞥了眼桌上的几样东西,虽然心疼,却打定主意不会收。



……



第二天一早,鲁王突然连上了三道奏本。



第一道,言辞激烈的抨击了福王的知法犯法,祸乱朝纲,陷崇祯与不义,不配为宗室亲王,恳请朝廷严惩,并呼吁其他藩王以福王为戒。



第二道,列举了国朝十八弊政,认为厄需革除,时不我待,请求朝廷以雷霆手段出手,不能迟缓半刻。



第三道,则是深感国之多艰,朝廷、崇祯的忧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4)

章节目录

气吞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气吞大明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