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这时,曹化淳急匆匆进来,道:“皇爷,王尚书,杨尚书到了。”



崇祯猛的坐直身体,道:“让他们进来。”



这两人的到来,弥补了六部空缺,也补足了他权力版图的最后一块。



“是。”曹化淳应着,转身又出去。



毕自严还想再说,见状只得将话咽回肚子里。



崇祯心里其实清楚,毕自严等人对魏忠贤还是十分忌惮。



不过,他留着魏忠贤,还有大用!



不多久,王恰,杨鹤就进来了。



两人虽然换了官服,还是难掩风尘仆仆,一脸疲倦。



他们进来后,躬着身,低着头,不约而同的不动声色观察着坐在小桌之后的崇祯,几步之后,连忙上前行礼,道:“臣王恰/杨鹤,参见陛下!”



崇祯一直在注视着两人,等他们近前,瞥了眼曹化淳,道:“二位卿家请坐,毕卿家也坐,曹化淳,上茶。”



王恰,杨鹤这是第一次见新君,又是在后殿这种相对隐私的地方,正想着怎么回答,毕自严与曹化淳同时应了‘是’。



毕自严坐下,曹化淳去上茶。



王恰与杨鹤见毕自严坐下来,只得抬手道:“谢陛下。”



二人有些拘谨,在毕自严身侧先后落座。



崇祯一直在打量着两人。



杨鹤与杨嗣昌长相颇为相似,只不过,杨鹤更为高一点,浑身上下,充满了书卷气,面相斯文,面容温和,一看就是饱读诗书的人。



王恰则有些矮,头顶还秃了不少,神态拘束,脸蛋浑圆,有点像胆小怕事的富家翁。



崇祯向来不以貌取人,等曹化淳上茶之后,拿起茶杯,笑着道:“二位卿家一路奔波,辛苦了,先喝杯茶,缓口气,而后咱们再叙话。”



杨鹤从容一点,王恰连忙道:“谢陛下。”



二人在崇祯喝茶的时候,才拿起茶杯,在嘴唇上沾了沾又放下。



崇祯喝了口茶,注意着两人的表情,先看向杨鹤,道:“杨卿家这一路上想必听到了不少。朕就不赘言,毕卿家等人举荐杨卿家为工部尚书,朕想问问,杨卿家对于工部的事怎么看?”



工部近些年,其实只有两件事:一个修建朝廷宫殿或者官员的宅邸,二就是修河,这两项又因为钱粮的问题,基本上没做多少。



所以,工部总体上是闲着的。



杨鹤躬着身,神情动了下,继而就道:“陛下,臣之前在工部任职数年,臣以为,工部受制于钱粮,难以施展,若是有钱粮,臣希望暂停宫殿、官邸等的修建,专注于治河。”



大明近些年,最大的灾情倒不是大旱,其实是洪水。



长久,黄河,平均每两年决堤一次,每次后果都极其严重,损失巨大,又消耗朝廷大量的精力与钱粮去善后。



崇祯不动声色点头,道:“卿家需要多少钱粮,怎么治河?”



杨鹤目光闪烁了下,悄悄看了眼崇祯,道:“陛下,若是有一百万,臣可调集民夫三万,确保黄河五年不泛滥。若是有两百万,臣可调集民夫十万,确保黄河十年不泛滥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气吞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气吞大明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