则目光如炬,心智坚定,非常人能及。



孙承宗拉开帘子,抬头就隐约可以看到京城,再抬头,远处就是辽东。



他想着辽东,目中凝色一动。



在他看来,辽东的一溃再溃,不在建虏,而在朝廷。



朝廷的党争之下,辽东的官员、将领同样是朋党无数,派系纵横,相互攻讦,相互掣肘,加上大政一月五变,怎能不坏?



孙之沆看着他祖父不动如山,暗自秉着一口气,慢慢坐直身体,眼神看向孙承宗挑开的窗帘,忽然一怔,看着路边茶摊喝茶的一个老者,凑近孙承宗,低声道:“祖父,外面那位,是不是韩阁老?”



孙承宗收回目光,看向路边的茶摊,定睛观察,道:“是他,陛下也将他召回了?”



东林党在阉党的残酷打击下,太多人要么死在诏狱,要么死在外面,活下来的并不多,韩癀这样的天启阁臣,活下来算是侥幸,硕果仅存的东林大佬。



虽然阉党也将孙承宗列在‘东林点将录’上,但孙承宗从不认为他是东林党,更不是朋党。



马车很快就驶了过去,孙承宗放下车帘,面上第一次有了异样。



孙之沆看到了,并未问出口。



他跟着他祖父南来北往多年,深知其中的艰辛,最为困难的,莫过于朝廷的争斗。



韩癀是东林党硕果仅存的大人物之一,他的进京,很可能预示着东林党复起。



东林党自不会放过阉党,必然又是一场龙争虎斗。



上一次,是阉党屠杀东林党,这一次呢?



孙之沆稍稍一想,猛的摇了摇头,不敢多想。



魏忠贤掌权虽然仅仅三四年的时间,可党羽遍布朝野内外,真的要是清算,或许真的会演变成另一场屠杀!



孙承宗注意到孙之沆的表情,伸手摸了摸胡子。



在他们慢慢要走进的京城里,因为天启驾崩,新帝继位,加上崇祯软禁魏忠贤等一系列手段影响下,短暂平静的京城,逐渐又热闹起来。



弹劾魏忠贤,弹劾黄立极,弹劾冯铨,弹劾崔呈秀,弹劾周应秋,弹劾田尔耕等等的奏本,一天比一天多。



起初,还是一些朝廷边缘之人,如太学生,如国子监监生,后来出现了御史,给事中等言官。



紧接着,离京城较近的地方,一些知县,知府的佐官,开始零零散散上书。



“一场风暴就要来了啊……”



批阅着奏本的崇祯,瞥了眼身前弹劾冯铨的三道奏本,若有所感的道。



曹化淳,王承恩一愣,有些不明所以的听着崇祯突然冒出的感慨。



随着时间渐渐的过去,朝野不断的消化之下,期待‘一朝天子一朝臣’以及痛恨阉党的人,逐渐坐不住了。



‘也或许,是我软禁魏忠贤,给了他们错误的信号……’



崇祯心里暗暗想着。



他能清晰的预见到,针对阉党的弹劾行动,只是一种试探,后面会更具体的行动。



“怎么办呢?”



崇祯自语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气吞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气吞大明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