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依靠这百万亩良田轻松东山再起。



所以他们野心很大,打算直接走上层的路线,影响整个东山大陆的布局。可谓是充满了帝国勋贵的桀骜与霸道。



这些天以来,已经有无数的官员、贵族向赵桓上书,推荐一个又一个的官员。



为了获得优势,他们是各种手段齐出。



或是合纵连横,达成一致,共推一位。



或是检举揭发,不惜一切代价,抹黑竞争对手。



为了这个人选,宰相主持廷议,廷推了两次都没能确定下来。



为此,赵桓特意在垂拱殿召见了右相张浚以及枢相岳飞。



待二人到齐后,赵桓直接开口,说道:“这东山都督之选,闹得满朝沸沸扬扬。对开发东山而言诚然是好事,可这般荒唐攻讦,也让大臣们心浮于事,有损朝廷威严。”



“卿二人是朕的肱骨,也是朝廷柱石。朕是不吝放权的,今日就与两位相公定下,究竟用何人远出东山,效彷班超故事,为我朝开拓万里之山河。”



小事开大会,大事开小会,

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
这是政治传统了。



既然廷推无法确定人选,赵桓就打算纲常独断,与两位最忠心的宰相把人选给定下。



在赵桓开诚布公后,岳飞说道:“官家视臣等为国士,臣等又岂敢不以国士报之?”



“关于人选,臣倒是有一个推荐。但此人有些缺陷,要善用之方能成事。”



“是何人?且先说说。右相呢?可有合适人选?”赵桓问道。



张浚苦笑,说道:“臣推荐的人选被监察御史所参,已停职待审。”



赵桓不禁一笑,这是大宋的祖制了,如果官员被台谏所参,就要停职待查,哪怕是宰相也不能例外。即“言及乘舆,则天子改容;事关廊庙,则宰相待罪。”



当然这不并不意味着言官可以肆无忌惮,如果经过审查,对方并无问题,所参台谏则要承担一定的责罚。



有这个机制的制衡,赵桓觉得对主政官员可以适当放权。



毕竟连堂堂右相,对此都毫无办法。



基层官员更不至于无法无天了。



右相没有人选,岳飞提出的人选就引起了赵桓的关注。



在当前的形势下,这位东山都督必须具有无与伦比的忠诚,才能避免被王侯公卿所左右。



岳飞说道:“臣所推荐之人,名为李显忠。这人颇为有趣,本名叫李世辅。倒是其本名更贴近这当前形势。”



李显忠、李世辅,这名字就跟后世的川建国,拜爱华,奥建军一样,都是浓浓的时代特色名字。



赵桓笑着说道:“这倒是一个忠义之臣的名字,他有何才能被岳相公看中,一力推其为东山都督,代我朝去开拓万里?”



岳飞也是一笑,说道:“此去东山,路远水长,更是只有两百人的队伍,面对数百上千万异族,臣以为都督之人,绝对不能文弱。需忠烈壮勇不弱于汉臣班超方可。”



“臣推荐这李忠义的首条,就是其人壮勇,可谓勇冠三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朕即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杨氏良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氏良家子并收藏朕即大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