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桓笑着起身,牵着她的手腕将一身盛装,妆容绝美的她拉了起来,说道:“那走吧,满足你的心愿,今日就入府。”



这位风华绝代的佳人进入行宫的同时,御营正式决定开始返回东京。



赵桓在烟雨江南的春光风流宣告暂时告一段落,他的心思再次回到了帝国的文治武功当中。



舰队还在北归的途中,赵桓就盯着地图,确定了如今大宋最大的两个隐患。



其一自然是蒙古,成吉思汗的祖父合不勒汗正在整合蒙古的势力,依旧盘踞在漠北高原上。



韩世忠统帅的静塞铁骑与其交战不断,中原精锐骑兵时不时会外出犁庭扫穴,清理城墙外的蒙古部落,带回大量人头。



但宋军显然缺乏一次后勤充裕的大规模北伐,将蒙古人彻底赶出东亚。



让他们像匈奴、突厥、契丹一样开始漫长的西迁之路,从此远离中原的传统势力范围。



另一个心腹大患,许多人难以猜测到,那就是清教徒。



清教徒的战斗力虽然一向比较拉胯,但偶尔也有雄起的时候。



今年(1137年),他们清教徒的圣雄萨拉丁就已经诞生。



在这位雄主的带领下,清教徒将击败十字军,收复圣城耶路撒冷。



同时建设起开罗、耶路撒冷、大马士革等一系列的军事要塞。



他建立的阿尤布王朝,西面抵抗十字军入侵,东面激战蒙古,使清教文化深刻影响着整个亚欧非三大洲。



虽然说距离这位圣雄成长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,可是大宋也同样没有准备好。



大宋的势力刚刚扩展到咸海附近,只有一小块疆域的突



出部接触到了里海,强行获得了一个里海的出海口。



而周围都是清教徒的势力范围,清教文化深刻统治着整片区域。



即便大宋新设置的这片行政疆域,也是统治极为不稳固,内部充斥着异教徒、清教徒、异端和胡虏。



任何一个帝国,边疆如果有这么多不稳定因素,都注定了叛乱会风起云涌。



赵桓如果不想人亡政息,不希望自己去世后,大宋在当地的统治土崩瓦解,就必须全力治理这片土地。



首先要改变当地的宗教信仰,然后改变当地的文化习俗,最后形成民族凝聚力。



除了这两个心腹大患,大宋也还有不少小麻烦,比如西夏,比如交趾。



赵桓十分庆幸,自己还正当壮年,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逐一解决这些问题。



军事上的对外征服之外,内政方面也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去稳固以及等待发展成果。



而内政这方面,变化最明显的就算东京城,可谓是日新月异,硕果累累。(2/2)

章节目录

朕即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杨氏良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氏良家子并收藏朕即大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