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不止一个人在心中腹诽了起来。



有参谋提议道:“能不能让独立团转向,迎着我们最强的装甲车队撤退,只要双方遭遇到了一起,不管那些投降的帝国机甲会不会反水,都能够给独立团争取更多的时间。”



最强的装甲车队这一称呼,无人质疑,而且会在今天之后闻名全联邦。



只是这一提议有些过于天真了,另一名参谋说道:“独立团那些机甲的能源不足,时间也不够。”



“早知道的话,应该不让独立团对机甲进行完全修复作业,只需要给所有的机甲更换核燃料电池,现在就可以转向了。”



“早点谁知道六辆装甲车组成的车队,就能够俘虏超过两百架帝国机甲呢?谁又能确定,帝国机甲会完全无视星河小队对它们的追击,不顾一切的追着独立团呢?”



“真的不能让骥将军去支援独立团吗?他……”



“骥将军已经降落在第二峡谷了。”



从第二战区前往众神山战区支援作战的骥星河,之前没能参加独立团在第二峡谷里发生的战事,现在他达到了第二峡谷,可独立团却已经换了战场。



真的是应了一个词——战事无常。



当骥星河完成降落,并驾驶着帝国亲王甲去找帝国镇东王的时候,联邦能够给独立团提供的支援,就只有中远程的火力了。



屠远所在战区、众神山战区,以及其它战区和布置在异星地表关键位置的各个封锁线,隐藏在各处的陆基导弹发射平台,还有布置在异星轨道上的太空导弹发射平台,联邦的多艘宇宙战舰……



全都在南天门司令部的统筹之下,对距离独立团已经很近的四百多架帝国大贵族机甲,联合发动了成本价格超过五百亿的中远程、超远程火力打击。



算起来,联邦对第二战区的火力支援,已经超过了千亿规模。



只算价格,完全足够打造一个全新的独立团了,却没能解决独立团需要面对的危机。



亏了?



账当然不能这么算了。



想要打造出一个独立团标准的机甲兵团,除了制造机甲需要的特种资源和工业能力之外,最重要的还是驾驶机甲的机甲战士们。



而这些,不完全是有钱、有资源就能够做到的。



前者涉及到的比较复杂,联邦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和工业能力,都用来制造机甲。不仅仅是因为战争需要的远远不止机甲,还因为生产重心的严重偏移,会导致联邦的经济直接崩溃。真要是到了民不聊生的程度,都不用帝国打,联邦自己就完了。



后者则比较直观,机甲战士的选拔、培养、成长,比之联邦还没有涉足太空之前,作为最重要战力之一的战斗机飞行员更难。



要知道六十年前的鹰洲,就号称拥有超过十万名符合参战水准的飞行员,拥有飞行执照的飞行员数量更是超过六十三万。算上其它洲,整个联邦找出百万能够参战的飞行员其实并不难。毕竟当时的联邦处于整体和平的时期,对于飞行员的需求,远远比不上现在的联邦对于机甲战士的需求。



可在机甲战士出现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,作为联邦征兵重心的机甲战士,相当于是穷尽了两代人,最多的时候却只能保持三十万的现役数量,且其中还有大量没有拿到过金星的机甲战士。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5)

章节目录

机甲与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迹奇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迹奇并收藏机甲与刀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