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密集阵列的蜂巢信号弹,基于南天门司令部对骥星河的战斗路线分析,又不计代价的覆盖了方圆三十公里的区域。



通讯终于建立成功。



骥星河上线了。



相关的情报信息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互传,其中主要的传输,是从骥星河所驾驶的斩山甲智能核心,传送到南天门司令部的作战记录。



“这……”



伊万诺维奇还在犹豫是否同意骥荣欣月的申请时,司令部的技术人员们就已经对骥星河的作战记录完成了整合,并上报了详细的作战分析。



“什么鬼?”



人们惊叹出声。



如果说之前骥星河带着Z-22-126小队的冲锋,是‘平山海’这种能力的第一次体现,让人们惊叹之余产生了种种关于‘平山海’的想象。



那么现在,骥星河就用事实来证明了人们的想象并非虚幻,而是真实存在的事实。



但这事实也过于虚幻、玄幻、奇幻……了吧?



从技术人员制作的分析报告,以及截选的战斗录像来看,骥星河所面对的,或者说是所击破的那些常规级帝国制式机甲,全都像是变成了蔚蓝星某些民间活动中,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机甲展示品。



全都是华而不实的样子货。



可帝国的制式机甲真的是这样吗?答案是显而易见的,就在一个小时之前,这些帝国机甲还打的联邦机甲几乎没有还手之力,只能在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迂回作战。



是能源消耗殆尽了吗?



对于帝国机甲使用的核燃料电池,联邦的了解程度并不弱于帝国,自然知道其续航时间是多少,所以很清楚这不可能。



“真不科学啊。”



已经习惯了的人们,还是忍不住有人惊叹着,颇有一种世界观即将被颠覆的错觉。



以后,骥星河是不是连机甲都不需要了,直接就能够冲杀帝国的千军万甲?



“爷孙俩都不科学。”



有人补充了一声之后,却遭到了反对。



“不,只有爷爷太不科学了,孙女简直是太科学了。”



十一岁的王牌机甲战士,科学?



正要反驳出声的人,突然想到了刚刚听到的那个申请,来自于第二战区独立团的骥荣欣月上校。



确实很科学。



但问题是,伊万诺维奇会同意这种科学的打法吗?



人们按部就班的做着应该做的事情,心中焦急的等待着伊万诺维奇的决策。



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,伊万诺维奇却始终没能做出决策。究其原因,其实并不在于联邦率先使用核武器,会导致帝国进行怎样的反击。



如果他连这点魄力都没有的话,也不配被塔顶组织耗费巨量资源推举为总司令。



问题的关键在于几分钟之前,以及半个小时之前、一个小时之前,他不止一次的要求屠远把骥星河的独立团从第二战区调过来,因此也表现出了他认为第二战区不会有大规模战事的判断。



可现在已经出现的事实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4)

章节目录

机甲与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迹奇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迹奇并收藏机甲与刀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