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晋:我真不是天命之子》 第四百一十章 皇孙降世捷报传
行,清理黄白户籍更是箭在弦上!
裴卿提出建议:“清查丁户之事应该交给新科士子去办,他们作为大宁首榜士子一定会竭尽全力,以报君恩,如此便可事半功倍了。”
“辅机说的对,我就是这个意思。”徐宗文起身走下阶陛,他望着众人继续道:“不破不立,既然破了,那就干脆大破大立。不只是要让他们去干清查丁口的事,还有之前的度田各地方官到底有没有严格按照朝廷定下的规则去做,这些都要查实!”
郭裳:“陛下,不只是要让那二百名进士到各地去为官,臣以为今科的三百名贡生也要安排到地方为官,甚至连今科的举人也可以直接任命为吏,以此取代士族在地方的影响力。”
羊昙出声附和道:“因为此前度田策的施行进度缓慢,陛下还要限期各地新任县令在三年之内完成度田的审核与丁口清查。此外,陛下还应下令吏部、御史台根据各县考绩将改县县令升级留用或者降职处置。”
郗俭:“不只是县令、县丞,新科士子也可以安排进御史台,然后选派各地担任监察从事史。”
徐宗文欣慰的点了点头表示默许:“下去以后你们几人一同商议拟个奏疏呈上来,朕批阅后下发尚书省各部立即施行。”
“遵旨……”
“启禀陛下,仁智宫来报,说有要事求见陛下。”内阁六人正准备离开宣室殿,内侍突然来报。
内阁六臣望着对方都停下了脚步,徐宗文一听东宫来人,立刻命人把人叫进殿来。
“陛下,今日申时二刻太子妃在东宫诞下了皇孙!”太子东宫的内臣一进殿就跪下了。
闻言,近侍冯宝也跪下了:“陛下,老天爷给我大宁朝喜降了皇孙,恭喜陛下!”
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!”内阁六臣也折了回来,一个个喜气洋洋给皇帝贺喜。
徐宗文此时将手中的两颗枣仁轻轻置于御案之上,“冯宝,这在民间百姓家叫什么?”
冯宝微微抬头望见枣仁立刻堆着笑解释起来:“回陛下,民间这叫早立子,奴婢真是服了陛下爷了。”
裴卿在阶下听得清楚,忙道:“圣明无过陛下,我大宁朝后继有人了!”
羊昙:“陛下圣明烛照。”
面对众人的逢迎,徐宗文只是笑:“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。”
郭裳恭敬地行了一礼:“好圣孙,可旺我大宁朝三代。”
“子衿这句话深得朕意!”徐宗文挪了挪身子,他抬手吩咐道:“赏,报喜的人要赏,东宫上下都要赏赐,还有你们几个,也得赏!”
“谢陛下……”
“臣等这算是沾了皇长孙的光了!”郗俭带着笑,“皇孙降世这可是大事,陛下应当召宗正令,为皇孙取名录入宗室玉牒。”
徐宗文:“守约说的在理,这才是目下要做的大事。”
因为太子妃喜诞黄孙,宣室殿内人人笑容满面,此刻殿外又有禁军禀报前方战报到了枢密院,枢密使沈玉正在殿外求见。
“快传!”
“臣沈玉,叩见——”
“免了。”沈玉行礼正到一半被徐宗文叫停:“是败是胜先不说,让朕猜一猜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(2/3)
裴卿提出建议:“清查丁户之事应该交给新科士子去办,他们作为大宁首榜士子一定会竭尽全力,以报君恩,如此便可事半功倍了。”
“辅机说的对,我就是这个意思。”徐宗文起身走下阶陛,他望着众人继续道:“不破不立,既然破了,那就干脆大破大立。不只是要让他们去干清查丁口的事,还有之前的度田各地方官到底有没有严格按照朝廷定下的规则去做,这些都要查实!”
郭裳:“陛下,不只是要让那二百名进士到各地去为官,臣以为今科的三百名贡生也要安排到地方为官,甚至连今科的举人也可以直接任命为吏,以此取代士族在地方的影响力。”
羊昙出声附和道:“因为此前度田策的施行进度缓慢,陛下还要限期各地新任县令在三年之内完成度田的审核与丁口清查。此外,陛下还应下令吏部、御史台根据各县考绩将改县县令升级留用或者降职处置。”
郗俭:“不只是县令、县丞,新科士子也可以安排进御史台,然后选派各地担任监察从事史。”
徐宗文欣慰的点了点头表示默许:“下去以后你们几人一同商议拟个奏疏呈上来,朕批阅后下发尚书省各部立即施行。”
“遵旨……”
“启禀陛下,仁智宫来报,说有要事求见陛下。”内阁六人正准备离开宣室殿,内侍突然来报。
内阁六臣望着对方都停下了脚步,徐宗文一听东宫来人,立刻命人把人叫进殿来。
“陛下,今日申时二刻太子妃在东宫诞下了皇孙!”太子东宫的内臣一进殿就跪下了。
闻言,近侍冯宝也跪下了:“陛下,老天爷给我大宁朝喜降了皇孙,恭喜陛下!”
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!”内阁六臣也折了回来,一个个喜气洋洋给皇帝贺喜。
徐宗文此时将手中的两颗枣仁轻轻置于御案之上,“冯宝,这在民间百姓家叫什么?”
冯宝微微抬头望见枣仁立刻堆着笑解释起来:“回陛下,民间这叫早立子,奴婢真是服了陛下爷了。”
裴卿在阶下听得清楚,忙道:“圣明无过陛下,我大宁朝后继有人了!”
羊昙:“陛下圣明烛照。”
面对众人的逢迎,徐宗文只是笑:“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。”
郭裳恭敬地行了一礼:“好圣孙,可旺我大宁朝三代。”
“子衿这句话深得朕意!”徐宗文挪了挪身子,他抬手吩咐道:“赏,报喜的人要赏,东宫上下都要赏赐,还有你们几个,也得赏!”
“谢陛下……”
“臣等这算是沾了皇长孙的光了!”郗俭带着笑,“皇孙降世这可是大事,陛下应当召宗正令,为皇孙取名录入宗室玉牒。”
徐宗文:“守约说的在理,这才是目下要做的大事。”
因为太子妃喜诞黄孙,宣室殿内人人笑容满面,此刻殿外又有禁军禀报前方战报到了枢密院,枢密使沈玉正在殿外求见。
“快传!”
“臣沈玉,叩见——”
“免了。”沈玉行礼正到一半被徐宗文叫停:“是败是胜先不说,让朕猜一猜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(2/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