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浪费,你们感冒吃的药比这些东西贵百倍。”



孟东来坚持让众人照着他的设计缝制睡袋。



几个男孩都不会什么针线活,被子缝的歪歪扭扭,车上的女孩看到了下来帮忙,技术也不咋滴。



最终,玉漱看不过眼,下车指导大家,方才有了一些模样。



接下来几天,玉漱好像是想通了一样,不再自寻短见,但也不和孟东来搭话,多数时候都是和几个小姑娘一起给大家做一些后勤工作,做饭、缝补之类的。



还将那身华丽的衣服收了起来,换上了平民穿的麻衣。



马车外的装饰也都拆了下来,并且用麻布包了一层,遮风的同时,顺便掩盖了木头上的雕饰。



每天晚上,孟东来给众人上课的时候,她也在一旁听着,只有在这个时候,她的眼睛才会恢复一些神采。



期间,众人遇到过一些反贼、盗匪、强人,全都被孟东来打跑,顺便搜刮一番充实补给。



十一月中旬,队伍顺着辽西郡漫长的海岸线进入了右北平郡,孟东来手下的队伍人数没有减少,反而扩充到了两百多人,多了许多妇孺老人和幼儿。



十一月下旬,队伍连续通过右北平郡、渔阳郡、广阳郡,进入巨鹿郡。



接下来,队伍就要开始沿着黄河往内陆走了,人烟会越来越稠密,官府的势力也会越来越强大。



这么大规模的迁徙,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扎眼的。



秦朝的户籍制度非常的严厉,出门没有“介绍信”都没法住酒店,孟东来带着两百人长途跋涉前往东郡,必然会遇到官方武力的阻拦。



从巨鹿郡东北角到达东郡,上千里路,不知道要打多少场仗才能趟过去。



黄河下游,南皮县东北郊野,孟东来站在一处小土坡上看着远处的南皮城。



“黑夫,安营吧,今天不走了。”



“是,先生。”黑夫拱手应下,开始指挥众人安营扎寨。



随着队伍人数的扩充,有老有小,有男有女,大家不可能都称呼孟东来“大人”,所以黑夫借着孟东来传授知识的行为,让大家改称呼为“先生”。



这是对无官职之文化人、德高望重者、名声显赫之隐士的称呼。



迁徙一个多月了,晚上扎营的流程已经很熟练,十多辆马车拉着各种物资,用了半个多时辰,一个占地一千多平米的营地就立了起来。



然后是埋锅做饭,烧水洗漱。



“先生,南皮城那边又骑兵过来。”



孟东来来到营地东门,朝东南看去,确实有十几骑正在快速接近,看马上骑兵的打扮,应该是南皮守军。



孟东来让人牵来一匹马,直接迎了上去。



“你们是什么人?为何聚众于此?”双方接近,一个小军官开口问道。



“辽东孟氏,家乡受灾,前往东郡投奔亲人。”孟东来回道。



军官看着远处规模不小的营地,怎么看都不像是受灾的难民。



“拿‘更籍’来。”军官口中的更籍是秦朝百姓迁移是必须在官府办理的手续。



若是没有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影视剧写作助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勇起笔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勇起笔并收藏影视剧写作助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