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但人品还算不错。



这也是孟东来没有养儿育女的经验,不过他确信,现实中自己的孩子他肯定能够教育好。



“你赢了,这点我不如你,来,干一杯。”两人笑着碰了一杯。



“勇哥,思慧姐的孩子考上了清华,中学还跳了两级。”彭浩插言,直接捅了程勇一刀。



这么多年过去了,虽然对之前程勇退团还有些芥蒂,但早已经能够平淡对待。



可平淡归平淡,该怼还是得怼



“你这孩子…,要说也说你自己的,拿思慧说什么事。”程勇嘴上当然不能让步。



“你瞧好了,我孩子到时候肯定比你考的好,我还要送她出过留学。”彭浩经过这十几年的锻炼,口才已经变好许多。



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



身居高位,其气自华。



“出国就算了,我觉得国内就很好,现在国外乱的很,划不来。”孟东来直接反驳道。



算算时间,彭浩要是真想送孩子出国,正好赶上大疫情。



“就是,国内就很好了。”程勇没想到孟东来会帮自己说话,连忙接上。



“吕哥,我是在帮你哎…”彭浩翻了个白眼。



“我帮理不帮亲么。”孟东来哈哈笑道。



老朋友相聚,加上孟东来的财富已经登顶,众人之间没有什么诉求,席间气氛很是融洽。



“说到国外,你们说印度这个国家真是厉害啊,敢顶着国际药企巨头硬刚。”有人说道。



“确实,虽然不要脸皮了一些,但仿制药对于底层民众来说,确实受益良多。”有人附和道。



“说到仿制药,我最近查了一下资料,发现这个概念其实并非印度的发明,而是最早实施专利战略的美国。”



“还有这种事?”



接着就有人开始普及。



1984年,美国约150种常用药专利到期,按当时法规,如果其他厂家想生产这些药品,需按新药标准重新申请新专利。



这时,“哈茨·沃克曼法案(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期补偿法)”诞生,“仿制药”生产手续简化,平均价格只有专利药的二到四成,有的甚至相差十倍以上,极大利好了社会中下层人民福祉。



但现在,印度却成为其最大受益者。



“印度高院能够这么判决是有历史渊源的。”孟东来补充道:“在印度,社会主流观点认为:在一个良好秩序的世界中,医药发现应该是没有专利的,不应该从人的生与死之间谋取暴利。”



“所以,1970年印度独立后的第一部《专利法》就规定对食品、药品只授予工艺专利,不授予产品专利,将药品专利保护直接废除了。”



这就意味着,印度药企只需要稍稍更改一些生产工艺,就能够合法生产仿制药。



同时,印度政府出台的《药品价格控制规则》还明确规定食品和医药消费是穷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,最终导致了印度药品低价格的主旋律。



就算1995年印度加入wto,对于药品相关的法律完善也是一拖再拖,并且在关键部分仍然坚持自己的国情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影视剧写作助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勇起笔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勇起笔并收藏影视剧写作助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