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站就是会宁县。



之前留守在会宁,前两天,特意去黄龙参加指婚仪式的宋九族,跟着一起回来了。



会宁县衙后院又是一片热闹。



杀猪杀鸡,宰鸭宰鹅。



除了这两日大家吃,还要留出宋福生他们启程路上带的。



这回猪肉牛肉不需要买了。



不像在黄龙府城,要是需求量多,宋阿爷要带着奴仆在角门采买。



不过,多数情况下,宋知府家不需要采买。



因为除高铁头,高屠户带着其他几个儿子的养猪场就在会宁。



高家大儿子会留出好肉给家里人,让老爹在府城县里两面跑,这也是高屠户为什么总出现在府城家里的原因。



这个养猪场,主要是靠灌肠挣钱,香肠,高家特产,会宁特产,府城和各大县城酒楼都有售。



在宋福生一到县里就召开会议、马老太一到就拢会宁点心店账目、钱米寿出外会友时,宋茯苓带着陆畔还有老妈,跟着铁头大哥就来了会宁养猪场。



在陆畔眼中,高家小子们,杀猪似乎和旁家不一样。



虽然他没见过旁家是怎么杀猪,但是也知道好似不对劲儿。



顺子对他家少爷耳语:



少爷,准确地说,宋九族全体杀猪都是这个模样。



就是您岳父来杀猪也是这个样。



您忘了,那时候给陆家军送粮,他们怕命丧送粮路上,想着练练身手,没有人可杀,正经拿猪练了一阵。



“恩。”



而茯苓此时正在督促高家大哥哥,她要吃牛里脊。



高家大小子知道胖丫妹子最爱吃这一口。



早先,也经常偷摸弄些牛身上肋脊部、上盖肉、牛肩胛肉、腰内肉送向黄龙,让太爷爷和三叔他们都吃上牛肉。



可是,眼下,王爷在那里盯着,杀好牛犯法啊妹子,咱收上来的那些牛,一看就不是病牛。



才指婚,你给人家留点儿好印象吧好不好?



要不这么的,今夜,他给牛腿打断,肋巴扇打骨折,明日当着王爷面就说,这是摔死的牛,然后咱们再杀。



他宋九族家,别的没有诟病的地方,就是为吃爱冒险,这点儿偷偷摸摸的事儿,就别在王爷面前暴露了。



到底暴露了。



陆畔让顺子带亲卫军杀牛。



钱佩英不好意思道:“珉瑞啊,这不好吧?”



带女婿来这里,是为让陆畔看看,咱家各房干的都不错,都有营生。



拿养猪场当景点溜达来着,结果还没过一天,就被女婿发现咱家人馋。



陆畔嘴角微弯,心中明了。



做了宋家女婿才能知晓,岳父一家和之前想象中还是有些差别。



之前只是岳父“朋友”那阵,还真没发现。



在养猪场杀完牛后,陆畔跟着岳母和未婚妻又去了会宁县的山货站。



从钱佩英随宋福生调任,目前这里收货账目是由大德子负责。



大德子带着媳妇在门口恭迎。



面对曾经的主子少爷,如今的煜王爷,阔别多年,平安归来,大德子还是很激动的。



指婚他没去。



一是因为他不是宋九族的人。



二也是又一年的蘑菇山货下来,这里琐事多,他离不开,同时还要照应宋家其他在县里的买卖。



别人都去府城接旨了,他得在这里守着。



钱佩英就告诉女婿,曾经她在哪里收货,哪里是库房,这大院子晾晒,下面各村来送货拽这门口铃铛。



正经和女婿好好讲了一番刚到会宁一点点干起来的场景。



领着女婿,大德子跟在陆畔身后陪同,在这院子里转了一圈。



而茯苓和嫂子宝珠,是和大德子媳妇站在一边小声说话。宝珠给她嫂子带来不少好料子。



大德子媳妇当着茯苓面前,还不好意思收,毕竟茯苓又是宝珠的小姑子,让人家宋家人看见多不好。



茯苓始终笑嘻嘻的,她才不多事。



老妈说过,大姑姐小姑子管人家两口子事儿最膈应人。



茯苓望着大德子媳妇,发现穿的还挺好,可见过的不错。大德子挺舍得给花钱的。



她知晓,大德子之前相中她二丫姐了,宝珠嫂子透露过。



只是她老爸升的太快,嫂子她哥大德子就缩了。



想必,在大德子心里,不希望让妹子犯难或挨骂。



茯苓猜得对。



大德子真就是这么想的。



怕提出那非分之想,碍于面子,即便没人会骂他妹子不自量力,心里也会很不满。



甚至,搞不好,二丫的娘会挠的他满脸开花,给妹子宝珠也夹在里面一起骂,让妹子以后那日子还咋过。



将心比心,他理解。



换他,他也会这样。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3)

章节目录

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YTT桃桃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YTT桃桃并收藏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