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木玉器古董的女先生,问能否帮忙寻到。



恩,这事是钱佩英主动问的。



上元节那日过后,茯苓在家里表示她也要学识花木,难得有感兴趣的,不再吵着嚷着要去屯子里学用桦树皮做画,她寻思给整一个。



可惜,那位周夫人说没有,只这一个,还是从京城来的,是那个叫周盈盈的未来婆母给寻了送来的。



钱佩英心想:没有,咱也不能落脸色,再想别的办法呗。更不能转头就不说话了。借着话题,就和周夫人聊起周盈盈的亲事。



能感觉出来,周夫人和她说话,提起京城的种种,提起女儿与三品大员的孙儿定亲很引以为傲。



柳夫人先抿口茶才说道:“那些自称女先生的,不过是从宫里出来的罢了,那回头我修书一封送往京城。”



坐在附近的夫人们闻言,心思不一。



周夫人勉强让自己露出笑容。



……



出了正月,钱佩英忙了起来。



她不再参与夫人聚会。



家里买卖涉及的银钱太多,宋福生让媳妇统管。



大帐目,宋富贵能知晓一些。



牛掌柜能跟着钱佩英一起拢账知晓一些。



但关于钱佩英不太善意的话,却越传越远。



那些夫人们,张三和李四好,俩人私下聚会谈论知府夫人几句,李四和王五好,私下谈几句,王五和赵六再讲究几句,一个传一个。



就到了秦主簿小舅子老丈人岳父大嫂家侄儿媳妇那里。



那位的夫君不是也在黄龙府衙牢房偷偷嘛,眼下总来秦主簿家走动,比去自己爹娘家还勤快。



秦主簿的妻子夜里就和夫君学了一番。



很奇怪,外面的风声,对宋知府的娘亲、女儿、妻子的口碑是不一样的。



对马老太,外面口碑是,女人难啊,尤其是寡妇娘没什么本事,只靠一双勤劳的双手就要拉扯儿子科举,那份眼界、心胸,一位乡下老太太,太值得让人钦佩了。



更何况,宋大人无子啊,这位老母亲并没有逼迫宋大人休妻,出门在外,从未抱怨过一句无后不孝。



倒是有听说过这位太恭人,曾无意间提起,儿能有今日,他岳父功不可没。



这要有多纯良的心肠才能说出如此大义的话。



这是位多好的婆母啊。



各府的当家夫人,真都恨不得在聊家常提起马老太时,暗示自己的婆母,你看看人家。



难怪能是被大长公主看重之人,能成为国公府那样门第之家的座上宾。



对宋茯苓的是,这位堂堂知府千金,真是被她糊涂娘毁了。



在许多人心中,这里的女子觅得良人的黄金期,就是及笄上下一二年。因为定下后,没有地方去买现成的,要准备许多陪嫁物什和家具,这一准备就是一年左右,正正好出嫁。



传着传着就走了样,可能每个人说闲话时,都带有自己的想象。



外传知府千金,要想找到门当户对很好的夫君,选择面很窄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3/5)

章节目录

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YTT桃桃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YTT桃桃并收藏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