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病无灾能活八十、九十岁,有的甚至还年幼时便已夭折,非命中使然,而是病从口入,而是性情使然。”



众人听了他这么说皆是一愣,但他不想在这些事情上多说,对于后世人来说,得病的原因无非是不注意卫生、不注意饮食结构、情绪波动太大致使激素失调、纵欲劳累不注意休息什么的……但这也只能让人多活几年,最终还是躲不过“病死”两个必然。



一些东西解释起来很麻烦,也需要通过一些特殊仪器来证明,诸如使用显微镜来证明一些真实,董虎并不想在这些事情上太过解释,皇帝的妃子裙子下都是穿着开裆裤便于皇帝随时播种,如此纵欲下若还是能长寿才叫怪了呢!



饮了口酒,吞下了一块肉……



“陛下得了病,雒阳小儿童谣沸沸扬扬,若咱真有什么坏心思,咱虎娃不仅不会给胡三、董越一万万铜钱,更不会前来了廉县,先生是活着的史书,不可能看不出咱虎娃的心思,既然知道咱虎娃的心思,还如此当着咱的面横眉竖眼,又岂是君子之为?”



蔡邕讪声道:“老夫……老夫不是想真的激怒了你,只是……只是……”



“只是”了好一会,蔡邕又一声轻叹,什么话语也不说了。



“以铜为鉴,可正衣冠;以人为鉴,可明得失;以史为鉴,可知兴替。”



“先生续编《东观汉记》史书,当知‘崔杼弑其君’之事,太史伯仲叔季堪称史官之风骨,何为史官?以史为鉴知兴替,书史告后人,择其善者从之,择其不善改之,史官不以人之喜怒好恶书之,只以事实论之,如此才能让后人从之、改之。”



蔡邕张了张嘴,一脸萧瑟一口饮尽杯中酒水……



“罢了……”



“老夫再不过问他事……”



蔡邕能够听明白董虎话语里的意思,作为史官就要公平公正对待历史,朝廷明明知道面前小子极为不喜和亲事情,偏偏还让公主嫁给於夫罗,而且小公主身上还节制着南营兵马权利,这不是故意激怒董虎、胡三造反又是什么?蔡邕作为活着的史书,书写历史兴衰更替的人,难道要帮着他人将错误撕裂的更大口子?后世人又如何评价他这个“不合格”史官品德?如何相信他记录史书的真实性?



一干将领听着董虎云里雾罩话语,看着如同霜打了的蔡邕,全都一脸的不解,但蔡邕的一干学生却全都肃然不语,他们是能够听明白董虎话语的,但不管听明白了还是一脸的不解,全都沉默不语,并不敢在董虎面前随意插嘴。



见蔡老头终于低头了,董虎心下也轻松了些,这老儿又是迂腐、易犯糊涂,但他的人缘极好,甭管是谁都会给他个面子,不敢说他一个人能拉拢半个朝堂官吏,但也能让三分之一的人低头,是个极为特殊的老头。



正待董虎取笑他几句时……



“虎娃,过些日,老夫可能要回雒阳了。”



“嗯?”



董虎一愣,将拿起的酒盏又放在小几上,眉头微皱看着须发花白老人。



“先生,正值陛下病重之时,此时的雒阳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,这个时候回雒阳岂是明智之举?”



蔡邕张了张嘴,又叹气道:“陛下旨意,老夫又岂能违抗君命?再说了……昭姬也该嫁人了。”



董虎张了张嘴,很想再次说那卫仲道是个短命鬼,但他最后还是没能说出口,卫仲道河东卫家,仅凭这家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
章节目录

三国之西凉兵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蛤蟆吞地并收藏三国之西凉兵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