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即便拿楼宁培育出来的红薯苗耕种,也只得平均低于棉村本身三到五成的产量,根本无法复制本地成功的案例。



让这座神奇的小村子,很快扬名整个华夏。



除了一早相中楼宁的老教授,路路续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大牛纷纷进驻。



“这村子的空气真不错。”有个教授甚至不顾自己的行为有多匪夷所思,当场蹲下来捻了一小撮土舔,又对其他人说,“土也不错。”



“但这不可能。”本地农大的研究人员难以相信地说,“棉村最开始的产量我们研究过,土壤不好,水倒是还充足。可是因为山势的关系,阳光的遮蔽率还比其他地方高。”



“但是你不能否认,他们后来的产量,比起你们最开始看好的那几个地方还多。”搞研究的人,不会有嘴下留人的这种想法。



他们很务实。



“更何况你列举的问题,其实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。”老教授这阵子认真地在整个省分到处转,尤其是楼宁后来试种的几个村子。



回过头来看本地农大的人,顿时不同意地皱眉头说,



“肥料本身也很关键。目前我们发现有机肥料的效果比统一分配的工业肥料好很多,按照采样分析,这是因为同源的关系。”



“天然肥料的发酵时间比较长,可营养成分一被析出就立刻投入使用。废料少,而且使用的材料相对单纯,在厌氧环境之下,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价值,并且分解到一个植物可吸收的最适分子大小。”



“这么反推回去的话,其实你们当初漏看很多东西。”老教授并不是要批评同行,而是希望大家之后在面对粮食问题的时候,能够多出一些耐性,“我们做研究的人,绝不能够忽视本地农民的能力。”



“当我们每天坐在实验室里的时候,他们比起我们还付出更多的精力在观察这些作物的生长,确保自己可以捕捉这些特性。”



“棉村的确是神奇的,但这也是人家努力的结果,并不是什么噱头。”老教授知道,有不少人把棉村的成功归纳在小徒弟的身上。



虽然的确如此,可是林招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孩子。她的成就无法限量,老教授本着拳拳之意,并不希望自家学生这么早就被大家盯上,于是转移注意力地说。



“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多学习一些更加重要的基本道理,回头施行的时候,可以采取实际的作法,而不是为了贪图捷径,而做出一些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。”



到最后,已经是半明示地威吓。



“哈哈,只要大家是诚心交流的,我们棉村当然很欢迎。”今天这场戏是大家提前说好的,大队长对于众人的反应并不意外,于是很快地接过话头圆场。



“因为大家要找的可能是不同品种的红薯种法,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大家的需求,分别让向导带你们去不同区域实践。”大队长这两年因为附近村子也会派人过来学习的关系,对于这部分的操作已经很熟悉,于是笑着说。



“如果确认自己想要实习的地点,跟向导说就好,之后我们该区的负责人会来待大家一起种田,希望可以一起进步,天天向上。”



这种华夏式发言,让外国人觉得颇为新鲜。



他们在国内请专家学者过来,多为直接请他们订定最适方案,量身打造,然后就可以雇人来学习,专门照顾。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1/2)

章节目录

快穿:种田撩汉100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墨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嵐并收藏快穿:种田撩汉100式最新章节